綠水青山種出“金山銀山”
梅州全市森林覆蓋率73.7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89%。
大埔蜜柚、平遠臍橙、馬圖茶葉……一件件農產品,猶如一張張綠色名片,為紅色梅州增添一抹靚麗的色彩。近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老區蘇區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進入梅州。記者走訪獲悉,作為嶺南重要的生態屏障、農業主產區,梅州近年來正大力挖掘綠色生態資源、改善交通區位條件,從綠水青山中種出“金山銀山”,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灣區優質“茶罐子、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
交通改善 助脫貧駛入“快車道”
豐收節臨近,梅州市梅江區北聯村的蜜柚掛滿枝頭。一筐筐剛摘下的蜜柚點綴著綠水青山,成為秋日里一幅美麗的畫卷。
村民鐘志爭開著新買的貨車,將剛采摘下來的枇杷、蜜柚等村中特色農產品運往城區。他表示,之前道路比較窄,要靠摩托車運輸,現在道路擴寬,大車拉的貨多了,收入也翻一番。
北聯村是省定貧困村,盡管村里綠水青山、瓜果香甜,卻也面臨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2017年12月,北聯村被確定為廣東省“紅色村”,隨后又被列為全省首批實施的30個示范點之一,通往村內新修的紅色路變成了致富路。
“路拓寬了,我們去大城市方便,城區的人們來這里也方便。” 鐘志爭嘴角掛著幸福的微笑。他說,游客來到村里,不僅會參觀紅色基因館、茅坪之戰遺址、紅色游擊通道等紅色景點,也會去田中體驗一把采摘瓜果的樂趣,當地村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北聯村的交通改善只是梅州路通財通的一個縮影。就在9月16日,梅汕鐵路試運行,并預計于本月底開通,屆時梅州到廣州縮短至3個多小時。此外,梅州5條在建高速公路順利推進,梅州至龍川高鐵項目有望今年底動工。交通項目的推進發展,將很大程度地改善梅州區位條件,不僅起到“筑巢引鳳”的作用,也能助推梅州脫貧致富步入“快車道”。
挖掘綠色生態資源 建“三宜”城市
汽車沿著蜿蜒山路駛入梅州豐順縣韓山,綠油油的茶園便浮現眼前。這里是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70個縣主會場之一,工人們正加快對豐收廣場、茶博館暨中心會場、四韻樓等項目的建設,一個個以“茶”為主題的特色建筑正在拔地而起。
豐順縣茶葉種植面積至2018年年底有10.8萬畝,占廣東茶葉種植面積的八分之一。2018年豐順縣茶葉總產量5078噸,茶葉總產值達11.17億元,茶葉企業等經營主體作為豐順農業發展的主力軍,示范帶動農戶1萬多戶。豐順將借助此次豐收節,舉行首屆中國(梅州)國際茶業精英峰會,讓梅州嘉應茶被更多人熟知。
梅州的“綠”名不虛傳。據統計,梅州全市森林覆蓋率73.7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89%。近年來,梅州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利用自然資源和紅色資源優勢,發展態勢良好。2018年,梅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10.21億元,增長2.4%;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17元,增長8.1%。其中,旅游業發展顯著,2019年,梅州市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2%和13.4%。
梅州市委書記陳敏表示,梅州的定位是生態發展區。“梅州會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三宜’城市,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