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根源發掘婆媳關系難處原因
在各種家庭關系當中,婆媳之間的關系大概是最不容易相處的了。不要說那些好不容易熬成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談的話題總是離不開議論兒媳婦的長短,就是那些邁進丈夫家多年的年輕女性,有空聊天的時候,也不免把聚會變成了聲討婆婆大會或者訴苦大會。為什么婆媳關系不大容易相處和諧呢?
在傳統社會里,女性嫁到夫家后,對于娘家來說,已經是一盆潑出去的水。姓名被改變,或是只保留娘家的姓氏,變成“王李氏”、“張劉氏”,或是本名前冠以夫姓,成為夫家父子軸上的一個配角。娘家已經不再是自己的家,為父母養老送終的真情表達受到了限制,而夫家也還不是自己的家,要對陌生人生出真有之情并非易事。因此,媳婦處在卑微的地位上,一熬就要幾十年,直到成了婆婆,夫家才終于變成了自己家。
現代都市青年婚后一般不與父母同住,農村青年婚后“分家單過”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于是,婚后的媳婦就有了三個意味不同的家---娘家、夫家與自己家。自己家是一種以夫妻為主軸的家庭,維系夫妻感情的主要是真有之情,而不是血親關系。而夫家是丈夫的娘家,娘家是自己的娘家。一些已婚女性總是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夫家排在第三位。一些已婚男性則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妻子的娘家排在第三位。這就是一些夫妻沖突的來源。很多夫妻爭吵的理由往往是“你媽是媽,我媽就不是媽嗎?”要求對方把順序排列與自己相同。這就反映出在社會發生變遷的今天,盡管在家庭中夫妻軸的地位上升了,但是在我們身上,父子軸仍然有著相當重要的價值地位。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