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次吹空調受涼后,阮女士開始怕冷,這幾年曾四處求醫,做了很多化驗檢查,花了幾萬元,但也沒檢查出什么異常,可她還是冷得受不了,即使三伏天也要穿好幾層衣服,更不能用電扇、空調。
近兩年,阮女士的“寒氣”越來越重。今年三伏天,她每天都要暴曬2小時太陽;如果是正常人,早就中暑了,可她覺得蠻舒服。
近日,阮女士找到被“怕冷病”病友譽為“火神派”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宋恩峰教授求診,由于醫院開空調,她冷得直打哆嗦,宋恩峰教授破例為她先看病。 經過細致檢查,最后診斷為陽虛,外感風寒,用附子、細辛、干姜、甘草等溫性藥物系統治療后,“冰美人”的病情逐漸好轉。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常委宋恩峰教授說,最近他做了一個涉及3200人的體質調查,陽虛是位居第四的健康問題,F代人的陽虛除先天遺傳因素外,多為生存環境及不良生活方式造成,如濫用抗生素、過度貪涼、過食冷飲、極少運動等都有可能引起氣血不足導致陽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