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飲食要堅持“手掌法則” 吃飯前先算糖
“我們在南京玄武區抽樣1030名40歲以上的市民進行過早期糖尿病的篩查,發現竟然有2/3的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這種趨勢需要高度警惕。”在昨天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管理研討會暨2013國際糖尿病教育管理論壇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孫子林說。教會糖尿病人“管住嘴”是糖尿病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一日三餐的飲食應當怎樣搭配,能量應該怎樣科學攝入,不少患者依然缺乏直觀的概念。堅持飲食管理的“手掌法則”便顯得尤為重要。
高危人群小心“吃”出糖尿病
在采訪中,孫子林向記者列出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標準:年齡在40歲以上;男性體重BMI>25,女性體重BMI>24;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高血壓、高脂血癥人群;有過巨大兒分娩史,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脂肪肝患者。“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的總熱卡數必須根據體重來制定,同時要注意比例分配。”孫子林說,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都是“吃”出來的。
孫子林的觀點得到了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糖尿病教育合作中心副主任田向陽教授的認同,田教授建議,針對糖尿病人“管住嘴”的問題,開發糖尿病人的標準餐盤顯得尤為重要。“餐盤的大小約為17英寸,其中一半放蔬菜水果,剩下的一半由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均分,這樣才是比較合理的飲食方式。”
專家建議,糖尿病人的配餐要注意“手掌法則”:選用相當于自己兩個拳頭大小的淀粉類食物,如饅頭、花卷、米飯等,就可以滿足一天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了。水果一天需求量則相當于1個拳頭大小。50克的蛋白質相當于掌心大小、約為小指厚的一塊。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質即可滿足一天需求。兩只手能夠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當于500克的量,每天進食500至1000克蔬菜可滿足需要。當然這些蔬菜都是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綠豆、豆芽、卷心菜等。至于瘦肉攝入量則應當與食指厚度相同,與兩指(食指和中指并攏)的長度、寬度相同,約為50克。
吃晚飯前先算算碳水化合物數量
在此次大會上,與會醫生們還體驗了一次特別的營養晚餐。每道菜都被標注了含糖量和熱量。專家告訴記者,想要保持健康,控制體重,關鍵在于晚餐。
記者了解到,如何計算晚餐所需碳水化合物數量也有專門的計算方法。
第一步是計算理想體重: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第二步要判斷體重是否超重或肥胖,一般而言,當實際體重在理想體重的±10%范圍內屬于正常,當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0%屬于肥胖,反之則屬于消瘦;
第三步便是計算每日所需的總能量。(見圖表)
每日所需總能量=理想體重×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能量供給量。
第四步是計算晚餐所需能量:按晚餐所需能量占一日總能量的2/5計算,晚餐所需能量=每日所需總能量×2/5
第五步是計算晚餐所需碳水化合物數量。據1克碳水化合物產生4千卡能量,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按55%計算,晚餐所需碳水化合物數量=晚餐所需能量×55%÷4。
計算公式之外,專家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基本食物的能量的對照數據,供廣大讀者參考:100克牛肉能量113千卡,50克魚肉能量67千卡,50克生米能量110千卡,100克紅薯能量99千卡,100克哈密瓜能量34千卡,100克酸奶能量100千卡。
例:王先生身高176厘米,體重86千克,那么王先生晚餐所需碳水化合物數量應按如下步驟計算:
王先生理想體重是71千克(176-105),實際體重超出理想體重的20%(14.2千克),屬于肥胖;據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能量供給表,王先生每千克理想體重需要25千卡能量,則王先生一日所需能量是:71×25≈1800千卡;王先生晚餐所需能量是720千卡(1800×2/5);王先生晚餐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數量是99克(720×55%÷4)。程守勤 楊甜子
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能量供給表
體重 輕體力活動 中體力活動 重體力活動
消瘦 35千卡 40千卡 40-45千卡
正常 30千卡 35千卡 40千卡
肥胖 20-25千卡 30千卡 35千卡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