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婚慶習俗表現出的兩性保健
在古代,人們思想比較的保守,對待男女關系也是一樣的,只要碰到一個眼神就會臉紅心跳。從這些表現我們可以到中國古代的性文化。那么下面小編將從中國傳統的婚慶習俗跟大家講一講古代人的兩性保健意識。
以前的人很保守,很多新婚夫妻結婚前偷偷瞟一眼就會臉紅,更有甚者僅憑媒妁之言就訂了終身。兩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晚上卻要肌膚相親,做最隱秘的接觸,這是非常尷尬的。因此,新娘子結婚前一天,母親要臨時突擊,搞好對女兒的性教育,省得到時候真刀真槍把自家姑娘給嚇傻了。
性教育有專門的工具,叫“壓箱底”,平民之家多是瓷杯瓷碟的,貴族之家多用象牙雕成的,里面畫的是“黃色圖片”,讓新娘子有個基本的心理準備。鬧洞房也是性教育的一種。俗話說:“新媳婦三天無大小。”入洞房后,不論男女長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婦”,逗新娘,葷的、素的一起來,有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黃花閨女變成大大方方的潑媳婦。更重要的是,鬧洞房時,眾人要讓新人做各種親密的、隱諱的但是指向性很明確的動作,把新娘子和新郎官的陌生感、羞澀感打消,為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做好鋪墊。這是眾人共同參與的“前戲”。
鬧洞房其實就是在表達一種曖昧的性教育:事情就是那么個事情,情況就是那么個情況。三天回門讓新娘“療傷”新娘子在結婚的第三天,要由其娘家弟弟或者哥哥把她接回去住三天(有的地方風俗要求住七天),然后再由新郎去接回來,這叫“回門”。表面的意思是說,新娘子從小在父母身邊,這次離家后,怕想念家人,所以要回去看看父母。實際上,幕后的原因是:新娘子在那時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基本都是處女。處女初夜時,處女膜損傷,比較疼痛。新郎官正是青春勃發的時候,還不懂得憐香惜玉,娘家人擔心新娘子受不了,所以,把新娘子以想念父母的名義接回去 “療傷”。
回門時,出嫁的新娘常被嫂子們叫到一邊,悄悄地說些閨中密語,詢問夫妻生活是否和諧美滿之類,也教些夫妻生活的方法及女性衛生注意事項。另外,很多地方有新婚夫婦回娘家忌同房的習俗,這也是出于保護新娘、暫停房事的目的。如今,隨著社會發展,很多傳統風俗銷聲匿跡了,但再怎么移風易俗,新婚時候的性健康仍然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看過本文一笑之余,能有所啟發。
看了上面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也覺得不可思議,原來早在古代,人們都知道性生活的保健重要性。所以說在現代的社會,我們就更應該端正自己的性觀念和態度,讓性愛成為一種感情的粘合劑,身體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