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少年 急需性引導
早熟,是一種不好的兩性現象,早熟會危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會讓男女們過早的參與兩性生活,在少年們心智都沒有發于完全的時候,接觸這些是不美好的。所以對于青少年的早熟,急需要正確的性引導。
我國青少年目前性早熟年齡比上個世紀70年代提前了4至5歲,婚前性行為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杜蕾斯曾經在全國大城市展開一項"青春期性調查"活動,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21歲的年輕人中79%有過婚前性行為,婚前性行為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性早熟的提前也相應帶來一系列問題。
但在青少年性生理上早熟的同時,性心理極為滯后,調查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2186份,其中能正確回答"成孕"的男生只有 34.18%,女生更少,為27.93%;正確回答性病的男生占65.05%,女生占58.60%;正確回答艾滋病的男生有68.03%,女生有 67.75%。
性早熟導致少年突發事件頻發
由于性教育的匱乏,中學生已經開始"非正常交往",未成年性行為、墮胎等情況更是屢見不鮮。而大學生們的濫交、一夜情事件也越來越多。現在的賓館已經成為學生們開房、"約炮"的平臺。如此畸形的現狀完全可以體現出教育的失敗。
目前所以出現青少年性知識貧乏和性恐慌意識,一是性教育開展得太晚,一般是初中開始,相對青少年早熟來說顯得滯后;二是性教育開展得不夠"透",眼下中學的性教育課本內容陳舊,主要停留在健康教育的層次上,對懷孕、性生活等知識遮遮掩掩。有中學生戲稱:"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老師教,我們不知道但想了解的東西,老師卻不教。"學校和家庭應承擔性教育的重擔,一方面坦誠地把性的基本知識原原本本地告訴孩子們,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另一方面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性淫亂,正確引導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道德。
青少年的性意識的建立,是需要家長們正確的引導的,所以家長們的作用對于孩子的性觀念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早熟不是一種好的現象,雖然現在社會上的風氣不是很好,但是不容忽視的就是青少年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