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教育應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重視
社會上引發的各種少男少女未婚先育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的重視。但是仍有有很多家長和學校根本就不重視這些問題,他們依然自顧自的工作學習,頑固的認為青春期性教育沒有必要,因為他們也是從沒有青春期性教育過來的,但是卻沒有出一點問題。這些家長們,之所以這么想,其實是他們忽略了網絡的發展。因為網絡的各種不良信息影響,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所以說青春期性教育應引起重視。
中國有很多,十五六歲、十七八歲的孩子,幾乎沒人告訴他們該如何面對“性”的問題。這些孩子,或為生計、或為理想,到陌生環境打工或求學。新環境不會阻擋他們對“性”的好奇,相反寂寞和鄉愁成了催化劑,有人從網絡、錄像廳或各類低俗表演獲取性知識,也有人直接“摸著石頭過河”。
世界衛生組織曾披露,婚前性行為已成為青少年面臨的危險行為之一,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為缺乏性知識,而被意外妊娠、人工流產、性病和艾滋病等威脅。
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家長及學校老師對孩子們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不了解、不關心。一些家長甚至沒有“性教育”的概念,不是羞于談起,就是采取回避態度;性教育在課堂上往往走過場,老師上生理衛生課時,很少直觀地講授,使得學生一知半解。
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問題必須引起家庭和學校的重視。家長應該主動承擔起性教育的責任,從生理上和心理上關心孩子的變化,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正面引導。同時,中學課堂甚至小學課堂,也要發揮青春期性教育的主戰場作用,在“教什么、怎么教”上做文章,做好未成年人青春期的心理引導。
所以說青春期性教育應引起重視,這樣能避免青春期的孩子走叛逆路線,走上失足的道路。也對家庭和睦有好處,而且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也是有極大的好處的。如此,將來孩子在兩性生活時能更加的使得婚姻家庭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