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房讓孩子看見怎么辦
很多夫妻都會遇一個尷尬,那就是夫妻兩個人正在你儂我儂的時候,孩子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走進房間了,這個時候父母要怎樣做才能緩解這樣的尷尬呢?下面小編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支支招,讓你正確的對待這樣突發的狀況。
送女兒去幼兒園回來,杜玫就迫不及待地給朋友打電話,昨天晚上發生的事兒差點讓她背過氣去:她和先生投入地同房,意外地發現4歲的女兒站在他們的房間,目不轉睛地盯著爸爸媽媽,杜玫不知道女兒到底在房間里呆了多久、看到了什么?但女兒似乎是被嚇著了,回到自己的臥室怯怯地問:“爸爸為什么要欺負媽媽?”
不少父母都遭遇過如此尷尬的場面,區別在于有的在孩子進入房間的那一瞬間迅速做出反應,來得及遮掩;有的則沉浸其中,讓孩子看到了“重要章節或全貌”,沒有挽回的余地。設想一下,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樣、該如何應對?是驚慌失措地尖叫著命令孩子“出去”,然后就當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或者找個時間正襟危坐地和孩子談“性”;還是把它看作一個向孩子傳達有關愛、親密關系和隱私觀念的絕好機會?
未雨綢繆是不可放過的一個程序。慌亂中讓孩子離開以及隨之而來的緘默,可能會使他因此浮想聯翩。我們應該依照孩子的年齡、站在他們的角度建構他們所想的內容,將成人的猜想與孩子的真實想法交流。即便是同一幅“畫面”,對4歲和7歲的孩子,解釋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
四五歲的孩子會直觀地認為爸爸和媽媽在打架,或者爸爸在欺負媽媽;也許,他還會由此虛構出各種各樣發生在你們臥室里的可怕的事情。這需要你糾正他的想法,給孩子一個父母之間表達愛的概念。你可以說:“實際上爸爸媽媽是在擁抱,表示我們彼此愛對方,就像我們愛你擁抱你一樣。這時候我們希望單獨在一起,不被任何人打擾,包括寶貝你。所以,下次我們臥室的門關著時,你別冒失地闖進來。務必先敲門,等我們答應了再進來。”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在家里也不例外。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發生率這樣的突發狀況呢?要是有的話,千萬不要馬上呵斥小孩出去,因為這樣可能會起到反作用的效果,同時在生活中應該多了解兩性常識,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孩子突然進來看到你們而發生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