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明朝為何把春宮圖貼大門上呢?
春宮畫是描繪男女生活、特別是各種姿態的圖畫,由于它最初產生于帝王的宮室,描寫春宵宮幃之事,所以稱為春宮。唐代大畫家周昉畫過《春宵秘戲圖》,宋代也出現過這種“秘戲圖”,元代畫家趙孟還因畫這種畫而知名,可是春宮畫的廣泛流行卻在明代,它也是在嚴酷的性禁錮與性壓迫的條件下發生逆變的一種產物。
由于春宮畫有這樣強的性刺激作用,所以其正負效應都十分突出,它能誘引一些人,特別是好奇、重摹仿的青少年進入邪狎之途;同時,也可用于性治療、性激發,直至今日,它都是性治療的工具之一,當然要嚴格控制其傳播范圍。
在中國古代,春宮畫起了、性啟示的作用,起了激發性興奮的作用,同時還有“壓邪避災”的作用。古人認為性乃污穢不潔之事,如以春宮畫貼門上則鬼不敢進,貼灶頭上可避火災等等。《紅樓夢》中就有一段文字敘述春宮圖是作為防火之用。晚清那位編印《雙梅景叢書》的葉德輝也喜歡用春宮圖來防止藏書受災。中國古代還有一種作男女交媾狀的陶瓷器,名為“壓箱底”,也起到了上述的“避邪”和性教育工具的作用。所謂的“壓箱底”,一則有秘而不宣的意思,在女兒出嫁前夕,母持之以示女。二則古人認為小鬼能在不開啟人們箱籠的情況下把箱內所有的財物竊去,有了“壓箱底”,小鬼就避而遠之,不敢來了。
中國古代的春宮畫不僅起源于宮廷中的淫樂,也起源于民間一些性書的插圖,甚至作為一種性教育工具啟示新婚夫妻。如《素女經》內的“九勢篇”和《洞玄子》內的“三十法”,都可能是一些圖畫的附錄說明。從《同聲歌》可以看出,在漢時有可能以春宮圖給新娘作嫁妝,以指導夫妻,這被稱為“女兒圖”,這在后世的民間也有所流傳。同時在日本,大部分中國古老的性習俗,其中甚至有一些在中國已經失傳者,仍然保留了下來,特別是新娘的嫁妝中有春宮圖,這種習俗到十九世紀仍然存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