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股市、債市怎么走 168家銀行資管機構普遍樂觀
■本報記者 呂 東
由于銀行理財規模龐大,銀行資管機構對資本市場的看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走勢;那么,銀行資管機構對今年下半年的股市、債市有什么預期呢?
普益標準日前發布的2019年二季度《銀行資管機構投資信心指數分析簡報》(以下簡稱“分析簡報”)顯示 ,168家銀行資管機構雖然對于下半年債市、股市均普遍表示樂觀,但對兩個市場的具體判斷也有所區別。對于債券市場一改今年一季度相對悲觀的看法;而受上半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對于股票市場信心則趨于弱化。
重新看好債市收益表現
基于抽樣調查結果 ,168家銀行資管機構對2019年下半年市場走勢較為樂觀。與今年一季度調查結果比較,銀行資管機構對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看法出現較大幅度變化。
債券市場方面,銀行資管機構在今年二季度重新看好債市收益表現,對2019年債券市場表現信心明顯增強。共有25.32%的機構認為債券市場2019年下半年收益表現能夠超過上半年;34.81%的機構認為債券市場下半年表現與上半年持平;僅有0.63%的機構認為債券市場下半年的收益表現或遠低于上半年。
與此同時,隨著2019年上半年股票市場的大幅波動,銀行資管機構對下半年股票市場收益表現雖然仍較為樂觀,但總體信心趨于下滑,由一致看好轉為謹慎偏樂觀。
其中,有36.91%的機構認為股票市場下半年的收益表現將優于上半年,但也有32.21%的機構認為股票市場下半年的收益表現將不及上半年。此外,還有19家機構的投資經理對下半年股票市場給出“不確定”判斷。
考慮到上半年股票市場總體收益表現不俗、當前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以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同類型的銀行資管機構對于下半年股票市場的收益表現呈現一定差異。
分析簡報顯示,對股票市場出具“不確定”判斷的19家銀行機構中,僅有1家來自全國性銀行,其余18家均來自區域性銀行,這反映出全國性銀行機構對于股票市場的投資有更為明確的傾向性判斷,有利于后期投資策略的選擇。而相比全國性銀行,區域性銀行機構對于股票市場關注相對較低,進而限制此類銀行機構的投資選擇。
全國性銀行看好債市
相較于今年一季度, 二季度抽樣調查的商業銀行數量增至168家,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14家,城市商業銀行90家,農村金融機構64家,不同類型銀行對市場的判斷也不盡相同。
從抽樣結果來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這類全國性銀行更看好債券市場投資表現,此類銀行資管機構對2019年下半年債券市場的投資信心指數略高于各類機構的總體預期。
形成對比的是,全國性銀行資管機構股票市場投資信心指數則低于各類機構的總體預期。僅有23.08%的全國性銀行資管機構認為股票市場下半年收益將超過上半年,且沒有機構認為會“遠超上半年”;有46.15%的機構認為股票市場下半年收益不及上半年。
分析簡報指出,雖然全國性銀行資管機構認為下半年股票市場仍具有可投資空間,但整體預期更偏中性,預計投資力度不會太大。
城市商業銀行資管機構對2019年下半年各類型資產的投資信心總體差異不大。此類銀行資管機構對股票市場下半年收益表現的信心強于債券市場,且其對股票投資的信心高于全國性銀行資管機構。
具體看,有35.44%的城市商業銀行資管機構認為股票市場下半年收益表現將優于上半年;與此同時,也有39.24%的機構不看好后續股票市場表現,且對下半年股票市場出具“不確定”意見的19家機構中,有11家來自城市商業銀行資管機構。
與全國性銀行資管機構和城市商業銀行資管機構相比,農村金融機構對2019年下半年股票市場的收益表現更為樂觀。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表示,雖然此類金融機構看好下半年股市,但從投研能力和投資實力角度分析,實際上有能力涉及權益投資的農村金融機構數量不會太多,因此較高的信心指數或難轉化為真正的投資行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