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數字人力,“電子勞動合同司法實踐與應用大會”在京舉行
千龍網北京8月14日訊 (記者 劉美君)8月13日,由北京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中國北京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通州園區主辦,法大大協辦,薪太軟特別支持的“電子勞動合同司法實踐與應用大會”在通州園區舉行。
會議邀請了行業研究觀察員、勞動法專家、各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及企業HR,結合電子簽名與電子合同的法律法條、實際判例和應用,共同探討人力資源行業的數字化實踐及未來。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書記張宇泉,通州區委組織部副處級組織員、通州園區主管領導李建國,國內知名HR共享服務和信息化專家左葆瑜,法大大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法務官梅臻律師等出席演講。
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書記張宇泉致辭 千龍網發
通州區委組織部副處級組織員、通州園區主管領導李建國介紹通州園區政策 千龍網發
據國家統計局年初數據,國內勞動年齡人口總量近9億人,就業人口總量達7.8億人。2018年末,北京地區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近1563萬。勞動力資源的豐富,意味著勞動契約數量的龐大、簽訂的高頻。而隨著“互聯網+”和“數字化”的推進,作為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人力資源服務業,“信息化”被寫在行業發展行動計劃中,行業對于電子勞動合同的需求正在逐漸普及。
電子合同在提升企業效率、節約行政成本、降低司法風險上相較于紙質合同有著先天優勢,電子證據在司法領域的應用也隨著信息化的普及而成為趨勢。隨著政府層面對電子簽名認可信號的頻頻釋放,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開始使用電子勞動合同,電子合同的有效性認定、電子證據如何依法采納以及應用前景開始受到廣泛關注。
左葆瑜認為,電子合同是實現人力資源服務數字化的重要工具之一,“電子合同是解決傳統勞動合同風險最好的方式,現在國內的一些領先企業都已經在使用,或者說準備使用電子勞動合同。”
“事實上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早已獲得實際判例支持,以法大大為例,平臺目前出證報告已突破1400份,相關法院和仲裁委認可的判例超過700余個。”梅臻律師補充道,作為電子合同底層技術的電子簽名,其法律效力早在2005年就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保障。“數字簽名遠程化、人力檔案管理電子化、面談遠程化,特別是電子勞動合同應用,可以從法律上為企業避免風險、節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勞動法律師唐薇認為,電子勞動合同的實名及意愿認證、簽署提醒、區塊鏈分布式存證等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當下企業面臨的需保證本人在合法期限內簽署、合規材料保管等勞動合同及相關文件簽署難度大的問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