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監測廣告霸屏?你在看電視,電視也在“看”你
“不管是用銀河奇異果看《親愛的,熱愛的》,還是在浙江衛視看,都得經受打開電視機的漫長等待。”暑期檔來臨,多部大熱IP劇同時在視頻網站與電視臺播出,為了看得清晰,小蒙選擇用屏幕更大的電視機收看。但是,打開電視,品牌Logo先停留15秒,靜態廣告15秒,再加30秒視頻廣告,“1分鐘就這樣過去了”。
自智能電視普及以來,類似場景逐漸成為電視觀眾的日常。智能電視的開放式系統為觀眾提供了有線電視之外的多樣化服務,觀眾可以自行安裝各類應用,但與此同時,觀看電視的過程中開始出現種種干擾:關不掉的開機廣告,不管是看電視還是外接信源都會出現的彈出廣告,更讓用戶不安的是,不知從哪天開始電視還在默默“收集”著你的收視習慣。
專家分析,在互聯網時代,如何真正落實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的確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開機廣告,關閉按鈕無處尋
“這臺海爾電視是我三年前在大中電器花2499元買的,那是我第一回買電視,賣場里的電視都是開著的,我怎么會想到去問開機廣告的問題呢?銷售講的也都是屏幕材質、電視尺寸,并沒有提這回事兒,拿回來一用發現有,但只有十幾秒,所以就沒在意。”小蒙說,老公喜歡體育、自己也喜歡追劇,所以她家的電視每天都會打開,“開機廣告越來越長,一開始視頻廣告只有10秒,后來是15秒,現在連30秒的都有了,并且沒有任何跳過或關閉的選項,只能被動等它放完。”
小蒙仔細看過電視機的設置,發現其中沒有任何跟廣告有關的選項:“應該是內置在系統里了,根本沒法徹底關掉這個功能。”
“不管你是哪個品牌,不管價格高低,只要是國產的互聯網電視,那肯定都有開機廣告,而且絕大部分是無法關閉的。”在一家蘇寧易購的電視機專區,海爾專柜的銷售人員肯定地告訴記者,“國產電視基本都用的是安卓系統,廠家能通過這個系統投放廣告,你要是想要沒開機廣告的,去三星專柜,它們用的是三星自己的系統。”
海信專柜的銷售人員則向記者介紹,開機廣告存在的一部分原因是電視打開時有幾十秒的開機時間,廠家覺得這段時間不利用可惜了,但其實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做到快速開機,“別的品牌我不知道,但我家部分型號的機器,只要你不切斷電源只是關閉屏幕,再次開啟屏幕的時候兩三秒就可以了,是沒廣告的。”
“我家電視的開機廣告你自己是沒辦法去除的,但是你可以打VIP客服熱線,把電視的串號告訴他,讓他幫你去除。”夏普專柜的銷售人員傳授給記者一個小技巧,“但是你要跟他說你買的電視是70寸以上的,70寸以下他是不會同意的。”
彈窗推廣,幾分鐘就蹦出一個
“用有線電視的機頂盒,在湖南衛視看劇,猛地屏幕中下方跳出一個汽車廣告,廣告部分的左上角有一個非常小的‘廣告’標識,和一個返回按鈕的圖標。”小嚴是樂視電視的用戶,剛開始他無法判斷是機頂盒還是電視在“作妖”,后來發現按下電視遙控器上的返回按鈕能關掉這個廣告,才確定機頂盒是無辜的,“雖然可以關掉這個,但過一會兒又會彈出另一個廣告,你就得一直按返回鍵。去看了下電視的設置,沒發現在哪兒可以徹底停止。”
小嚴告訴記者,彈出廣告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應該是隨著電視系統更新而出現的新功能,因此在樂視TV的百度貼吧里,有很多分享如何降級系統或者刷機的帖子:“有些論壇會出以前的系統安裝包,用這個就可以把系統刷到廣告比較少或者沒有廣告的版本,所以留郵箱發送安裝包的帖子回復者非常多。”
記者在百度貼吧中還發現,有很多樂視TV的用戶吐槽即使只是把電視機當作顯示屏來用,也無法阻止被彈出廣告。
用戶DAaiidai發帖稱,自己在游戲平臺Steam上購買了電腦游戲《八方旅人》,之后將電腦連到了電視以獲得更大的游戲畫面,但游戲過程中屏幕中下方彈出了汽車廣告:“用了四五年了,最近越來越多,幾分鐘就蹦出一個彈窗廣告。”另一位用戶“by兮兮睡”則回帖表示,自己使用游戲主機PS4外接電視的時候,電視屏幕右下角也會彈出小廣告。
收視測量,暗中記錄用戶觀看習慣
“最近不是好多部偶像劇都在衛視播嗎,豆瓣小組經常看到有人貼收視率榜單,叫酷云直播關注度,能看到每個臺播的節目或者劇的實時關注度和市場占有率,粉絲拿這個來證明自己偶像的劇火不火,說是大數據很可靠,我當時看到還納悶兒這數據是哪兒來的,結果沒過兩天就發現自己家電視上就彈出了這個叫‘酷云Eye(眼睛)’的窗口。”曉菲在一家科技企業工作,她告訴記者,酷云Eye的彈窗是最近一個月才出現的,有時候會同時出現兩個窗口,“左下角的彈窗會顯示當前這個臺這個節目的實時關注度和推薦指數,右邊欄的彈窗是顯示當前這個臺正在播出的節目和接下來要播出的節目。”
按照彈窗提示按下電視遙控器上的返回按鈕,即可關閉彈窗,但讓曉菲感到不安的是,她并不記得曾經在電視上安裝過該公司的軟件:“我只在電視上裝了各大視頻網站的電視端App,而我看電視時不可能同時打開這些App,所以肯定是電視系統的問題,我找遍了系統設置,也沒看到哪里有說電視在收集我的收視信息,更別提關閉功能了。這功能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也沒彈出什么用戶協議之類的讓我同意,難道我沒有權利拒絕被采集信息嗎?”
記者查看了酷云Eye的官方網站,其在資料中介紹,數據來源于智能電視機和機頂盒的實時數據回傳,其中智能電視機已經覆蓋了80%在國內銷售的智能電視機品牌;對于隱私問題,其表示只采集、分析電視終端的直播用戶收視信息數據不構成對用戶隱私的侵犯,同時承諾永不研發記錄和儲存用戶姓名等敏感信息的技術。
但是,消費者的知情權如何保障、知情同意程序如何履行,其在網站上并未作披露。
知情、同意、選擇:互聯網時代的共同難題
“電視廠家也在近兩三年才開始摸索互聯網廣告和內容運營的方法。”北京迪顯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吉龍在接受北京晚報采訪時表示,“廠家使用系統開發商基于安卓定制的智能電視系統,廠家和系統商一起運營廣告資源。”
“智能電視中的廣告內容有其合理性,但也有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地方。”崔吉龍說。“現在的硬件都有廣告內容,這些廣告基本都可以關閉或者通過充值關閉的。但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機的時候,可能并沒有相關的提示,這是侵犯了知情權;在消費者知情了之后,有沒有關掉或者購買無廣告版本的選擇?如果沒有選擇,我認為是對選擇權的一種侵犯。”
“傳統收視率調查是需要抽樣的,智能電視的收視測量是全量樣本,但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哪一種,都應該遵循同樣的原則和倫理,比如用戶的隱私權、商業利益的平衡。”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主任劉燕南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數據商與廠家進行合作,智能電視在出廠前內置了軟件開發工具包,電視就可以直接收集數據。“我認為在購買時就應該進行告知,但很多人買的時候可能并不知道或并不在意這個事兒。”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時被告知了或者在使用中發現了這一功能,是否有權利關閉呢?
“從現實角度來說,數據商和廠家已經達成了合作,如果用戶可以關閉,那就會影響數據采集。”劉燕南認為這需要更多探討。
“數據采集的種種問題,其實不單是智能電視行業的問題,而是整個數據時代的潛規則和隱患,是所有互聯網相關行業都會觸碰到的個人數據安全問題。”崔吉龍說,“行業協會和管理機構應該傾聽消費者的聲音、進行相關研究,給行業一些指導。”
記者 白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