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成群“探秘”亦莊通明湖
亦莊開發區東南角,總占地面積73公頃的通明湖濕地將于今年國慶節前開放。工作人員近日驚喜地發現,一群群白鷺已經在湖邊安了家,飛進了攝影鏡頭里,“莫非是來探秘的?”大家打趣道。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通明湖邊,初秋的陽光有些熾烈,河畔的植被綠意蔥蘢,花木葳蕤。成群的白鷺去哪了?開發區基建辦主任魏建環解釋,經過連日觀察,這群白鷺行蹤很是規律,“往往是在清晨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氣溫一旦升高,它們就會躲到蘆葦蕩里。”
通明湖,前身是開發區路東區蓄滯洪區,緊鄰排洪河道涼水河,其主要功能是解決科創街以南7.6平方公里范圍的雨水排除問題,此前一直封閉管理。今年初,開發區結合企業和居民建議,經過詳細論證,將通明湖升級工程列為了擬辦實事和重點工程。
早些年,白鷺就曾造訪過這片濕地,可像如今這樣的“大部隊”出現,倒真是頭一遭,這令攝影愛好者陳斌很是興奮:“過去,我們要隔著柵欄,拿笨重的長焦鏡頭等著白鷺。現在,濕地開放了,期待和它們來次親密接觸。”
白鷺成群結隊地安家通明湖,可以說是開發區基建辦在施工前就“設計”好的。魏建環介紹,通明湖水域面積43公頃,在湖面和護坡上密集種植了黃菖蒲、水蔥、水蓮等十余種水生植物,不僅可以為白鷺等水鳥提供優質的棲息環境,還能凈化湖水水質,有利于小魚小蝦的繁殖。
今年國慶節前,升級開放后的通明湖,將成為市民休閑、健身、親水的絕佳場所。開發區基建辦圍繞湖面,建設了總長度5.2公里的健身步道,還同時引入了此前在涼水河綠道中頗受好評的智慧照明、生態衛生間、智能座椅等配套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明湖升級過程中,開發區基建辦還進行了清淤工程。清淤產生的5萬立方米可利用淤泥,則根據專家意見按一定比例進行拌和,已全部作為亦莊新城濱河公園二期綠化肥料使用。
展開一張開發區地圖,亦莊新城濱河公園格外顯眼,它沿涼水河呈帶狀延伸,輻射了亦莊西部和南部的大片地區,而通明湖,則如同這條綠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亦莊新城濱河公園二期綠化工程也將在國慶節前竣工,其最大的特色,是增添了總長23公里、面積24萬平方米的向日葵花帶,10月份將迎來盛花期。這條花帶將根據“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原則,春季種植油菜花、夏秋兩季種植向日葵、冬季塑造林地景觀,打造出亦莊地區的“網紅”打卡圣地。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