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頭條Q2虧損率環比收窄,撕標簽的同時用戶活躍度下滑
2019年9月4日,中國多平臺移動內容運營商趣頭條公司(下稱“趣頭條” ,Nasdaq: QTT)于今日公布該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財務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13.859億元(2.019億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4.814億元增長187.9%,相比上一季度凈營收11.188億元(1.667億美元)環比上漲23.87%。
另外,趣頭條本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5.613億元(約合8180萬美元),去年同期的凈虧損為人民幣2.118億元。相較于持續的虧損,本季度趣頭條財報更需要警惕的是,其日均用戶使用時長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跌,日活與月活用戶增速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趣頭條在持續優化內容健康生態與減少補貼成本的同時,面臨著下沉市場價格敏感用戶群體的逐利性逃離。今日收盤,趣頭條股價4.52美元,總市值11.35億美元。
成本增加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趣頭條營收成本為人民幣3.614億元(5270萬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8200萬元增長340.6%,增長原因主要是內容采購成本、帶寬成本、IT基礎設施成本的增加,以及內容審核人員薪酬福利的增長。
本季度歸屬于趣頭條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5.643億元(8,220萬美元),2018年同期為人民幣2.558億元。2019年第二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趣頭條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4.992億元(7,270萬美元),2018年同期為人民幣1.568億元。
虧損環比收窄的同時,公司毛利率發生下跌。財報顯示,趣頭條2019年第二季度毛利潤為人民幣10.245億元(1.492億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3.994億元增長156.5%。本季度毛利率為73.9%,去年同期為83.0%。財報稱,本季度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源于公司繼續在豐富平臺內容方面進行投入,擴大了短視頻、游戲以及直播等更具吸引力的內容供給,由此帶來內容采購成本、帶寬成本以及IT基礎設施成本的相應增加。
研發投入方面,趣頭條本季度研發費用為人民幣2.213億元(3220萬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4,320萬元增長了412.1%。主要源于公司繼續增加研發投入,特別是推進基于AI算法的內容推薦技術研發,隨著研發人員數量的增加,研發費用相應增加。
另外,2019年第二季度的總獲客成本為人民幣7.879億元(1.148億美元),同比增長284.9%。獲客成本包括用戶推薦成本和第三方營銷成本。公司方面稱,在現階段戰略性地選擇持續投資獲客。2019年第二季度,單個新增用戶的獲客成本約為人民幣6.93元,較之2019年第一季度約為人民幣6.21元,2018年同期約為人民幣5.15元。
用戶活躍度下降
一直被詬病通過補貼獲取用戶的趣頭條近來在降低成本、健康化商業模式。
其財報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用戶積分成本為人民幣4.495億元(6550萬美元),同比增長82.9%,主要源自于用戶規模擴大,用戶積分成本隨之上升。但本季度每名日活躍用戶每天的積分成本為人民幣0.13元, 同比下降40.6%,環比下降25.8%,該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在費用控制方面的持續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的其他產品如米讀小說等沒有積分成本。
伴隨積分成本的降低,趣頭條本季度用戶在各方面增速均發生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本季度綜合平均日活用戶數為3870萬,同比增長207.6%,環比增長自上個季度的21.36%下滑至3.2%;季度綜合平均月活用戶數為1.19億,同比增長250.2%,環比增長自上個季度的17.6%下滑至7.9%;日活用戶平均每日使用時長為60分鐘,同比增長27.5%,連續兩個季度下跌,上個季度的日均用戶使用時長為62.1分鐘,2018年Q4為63分鐘。
從 2016年6月上線到 2018年9月上市,趣頭條兩年被冠以內容領域抓住下沉市場機遇的黑馬名號,異軍突起;但同時,通過補貼獲取一批趨理性較強的用戶群體也受到質疑——這種模式是否健康?以及能否持續下去?趣頭條內部人士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內部一直在廠商“撕掉low資訊”與“補貼”的標簽,帶動內容與商業模式的健康持續發展,但顯然過程之中存在陣痛。
近期,趣頭條正式獲得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發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成為上海首家獲得該許可證的民營移動內容聚合平臺。
趣頭條董事長兼CEO譚思亮表示,今年下半年將繼續推動趣頭條的快速增長,強化和鞏固米讀小說的市場領先地位,穩步推進內容生態建設。通過升級組織能力和提高人才密度,進一步加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力爭在2019年底,實現5000~6000萬的日活目標。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