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紅線"劃定 凈資本不得低于5億元且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
銀保監會20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提出,理財子公司凈資本不得低于5億元人民幣,且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專家認為,《辦法》有助于引導理財子公司根據自身實力開展業務,促進其規范健康發展,同時有助于引導銀行理財資金合法規范進入資本市場。
確保足夠凈資本水平
根據《辦法》,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應當符合兩方面標準:一是凈資本不得低于5億元人民幣,且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二是凈資本不得低于風險資本,確保理財子公司保持足夠的凈資本水平。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辦法》提出了五方面監管要求。一是落實主體責任。理財子公司董事會承擔本公司凈資本管理的最終責任,高級管理層負責組織實施凈資本管理工作,至少每季度將凈資本管理情況向董事會書面報告一次。二是明確監管報表要求。理財子公司應當定期報送凈資本監管報表,并對相關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三是明確重大事項報告責任。理財子公司凈資本、凈資本與凈資產的比例、凈資本與風險資本的比例等指標與上個報告期末相比變化超過20%或不符合監管標準的,應當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書面報告,并說明原因。四是明確信息披露要求。理財子公司應當在年度報告中披露凈資本管理情況。五是規定監管措施。對于不符合凈資本管理要求的理財子公司,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法律法規采取相關監管措施。
促進規范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辦法》的出臺有助于促進理財子公司及整個資管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對理財子公司實施凈資本管理,有利于與同類資管機構監管要求保持一致,確保公平競爭。另外,促進理財子公司穩健開展業務。建立與理財子公司業務模式和風險特征相適應的凈資本管理制度,通過凈資本約束,引導其根據自身實力開展業務,避免追求盲目擴張,促進理財子公司規范健康發展。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對理財子公司實施凈資本管理,有利于加快完善理財子公司配套監管制度體系,引導理財子公司建立與業務模式和風險特征相適應的凈資本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證理財子公司審慎經營、穩健發展。同時,各類主要資管機構建立凈資本管理制度,有助于防范監管套利,促進整個資管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引導資金合規入市
市場人士認為,監管部門著力完善銀行理財子公司監管體系,有望引導更多銀行理財資金合法、規范進入金融、資本市場。
《辦法》明確,銀行理財子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的本公司理財產品,應當為全部投資于標準化資產的理財產品,不得投資于非標準化資產。理財業務對應的資本包括理財資金投資對應的資本和附加風險資本,以理財資金投資的各類資產余額乘以相應風險系數計算得出。
另外,根據銀行理財子公司風險資本計算表,固定收益類證券、股票、符合標準化金融工具特征的衍生產品、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等對應的風險系數為0。
“理財子公司將成為中國直接融資市場及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理財子公司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為優化中國的金融結構,為整個金融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培育機構投資人奠定了基礎。“《辦法》鼓勵機構投資者投資標準化資產的方向是明確的,股市這類標準化產品將會成為理財子公司最主要的投資標的,理財子公司將逐步成長為中國資本市場穩健、長期、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董希淼認為,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直接投資股票。此次《辦法》在計算時,將理財資金投資股票所對應的風險資本的風險系數設置為零。這有助于培育理財子公司權益資產投資能力,發展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引導理財資金以合法的形式投資股票市場,將給股票市場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紅線”劃定凈資本不得低于5億元且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不得低于風險資本)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