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 機構三理由支持持股過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30日訊 上周五市場止跌反彈,上證探60天線區域2920后回升,因量能明顯萎縮,反彈力度較弱,創業板出現強反,科技股成為主角。滬深兩市成交總額為397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5381億元大幅減少1404億元。
本周只有一個交易日,到底是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呢?天信投顧從三個理由分析認為,持股過節效果或許更好,或許會形成意想不到的收獲。
理由一,股指經過最近的連續殺跌之后,各種技術形態都形成空頭排列的趨勢,但是本周五市場已經收出十字星,不排除已經開始出現了止跌的走勢,并且還有60日均線和2900點整數關口的重要支撐。
理由二,國際上其他的經濟體均在實施量化寬松,目前國內暫未大面積的跟進,不排除假期間出現相應的利好政策。
理由三,過去10年節后市場上漲的概率為80%,而節前下跌節后上漲的概率達到100%;2019年的節前的5個交易日肯定已經是下跌,按照過去的概率,節后的5個交易日市場上漲的概率非常大。
此外,還有報道稱,歷史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的10個國慶長假,滬綜指有多達8次在國慶后的前5個交易日出現上漲,上漲概率80%,平均漲幅2.48%。其中,漲幅最大的年份出現在2010年,當時受“煤飛色舞”整體表現強勁影響,滬指在長假過后的5個交易日內大漲8.43%;而跌幅最大年份出現在去年,大盤在國慶之后的5個交易日跌去7.60%。
A股市場重要新聞
·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功能 拓寬市場主體融資渠道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蹄疾步穩 更多新舉措正漸次落地
·多家A股上市公司 有意向分拆子公司進軍科創板
·大規模減稅降費增厚上市公司利潤 專家預計會“留痕”三季報
·A股處反彈窗口 基金關注節后三季報行情
機構觀點
財通證券:對于A股的長期邏輯持樂觀觀點,主要邏輯在三:一是中國經濟的定力及韌性都十分充足,經濟轉型的陣痛期后將迎來第二輪爆發。二是在低利率背景下, 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股市作為權益類資產將更受重視。三是金融對外放開將吸引更多外資進入A股。但站在當前節點,出于對四季度經濟形勢仍然不明朗的考慮, 推薦控制倉位保持耐心,靜待積極政策出臺。
東方證券:A股估值依然處于歷史中位數以下,性價比較高,同時國內政策對沖外圍爭端的力度不減,有望繼續修復風險偏好,此外,全球降息周期的開啟有利于股權類資產風險溢價修復。看好A股市場四季度上漲機會,但上漲不會一蹴而就,仍存在反復可能,建議倉位較高的投資者請勿丟失手中籌碼,有倉位空間的投資者可以逢低加倉。
外圍市場
截止發稿時
指數名稱 最新價 漲跌額 漲跌幅
日經225指數 21878.90 -169.34 -0.77%
韓國KOSPI 2049.93 -24.59 -1.19%
澳大利亞指數 6824.10 38.50 0.57%
道瓊斯指數 26820.25 -70.87 -0.26%
標普500指數 2961.79 -15.83 -0.53%
納斯達克指數 7939.63 -91.03 -1.13%
德國DAX指數 12380.94 92.40 0.75%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