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希望 敢夢敢當
2019-2020賽季CBA聯賽即將于11月1日正式拉開戰幕。進入“2.0”時代的CBA,即將面臨又一個賽季的機遇與挑戰。
2019年,對于中國男籃來說是并不順利的一年,籃球世界杯的主場失利,讓本來對球隊寄予厚望的球迷們失望不已,也讓作為國家隊人才庫的CBA聯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新的賽季,CBA聯賽發布了“敢夢敢當”的宣言,力圖在逆境中革新進取,直面挑戰。宣言中表示:“世界杯的失利將激發CBA聯盟每一個籃球人改革的決心和勇氣。敢夢,夢想中國籃球的美好未來,讓每一位中國籃球人驕傲自豪;敢當,脫胎換骨,銳意革新,為中國籃球的復興,為中國球迷的快樂而擔當!
以改革為主線,新賽季的CBA將以全新的姿態啟航。
邁入“CBA2.0”時代,新賽季呈現四大板塊全面升級
2019-2020賽季是CBA聯賽歷史上第25個賽季,同時也是CBA聯盟推動CBA2.0升級計劃后的第一個賽季。
在這個賽季,聯盟計劃在賽事運營、球迷體驗、商務開發和品牌推廣這四大板塊進行升級。賽事運營方面,比賽更多地“錯峰”進行,部分場次將提前到晚7點或推遲到晚8點開始,在榮譽體系中新增了最佳第六人獎項。球迷體驗方面,與大麥體育合作推出了中國職業體育聯賽中的首個官方票務平臺。商務開發方面,新增了一些贊助商和合作企業。品牌推廣方面,確立了國潮、青少年發展、公益和社群營銷為品牌升級的主要方向。
中國籃協主席、CBA聯盟董事長姚明表示:“新賽季CBA聯賽在某種意義上承載的期望,是過去很多個賽季都無法比擬的。新賽季CBA聯盟要做的事情很多,更要對每一個環節從長計議。”
中國男籃在世界杯上不盡如人意的表現也促使CBA做出改變。自2020-2021賽季開始,為了促進聯賽可持續發展,CBA將為國內球員設立“工資帽”,雖然外援的工資并未有強制規定,但為了提高國內球員競技水平和訓練質量,每支球隊外援上場為2人(最多)4節4人次,每節最多一人次(任一時刻只有一名外援在場上)。
工資帽和外援人次的新規定,意味著許多俱樂部的外援組合將在本賽季上演“絕唱”。事實上,為了提升實力,本賽季諸多CBA隊伍加強了引進外援的力度,如遼寧隊就招募了實力派前鋒斯蒂芬森,北京隊則簽下華裔球星林書豪,以這兩人為代表的外援群體的表現,也將成為左右新賽季各支球隊表現的重要因素。
本土明星,行不行?
隨著外援政策和“限薪令”浮出水面,國內球員未來在聯賽中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在男籃國際賽場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可以預見,國內球員在新賽季將面對比以往更多的關注和討論。不論是本土明星還是常年龍套,都必須用球場上的表現來回答兩個問題:“你行不行?”“你值不值?”
最大的焦點,會集中在郭艾倫、周琦、王哲林等在聯賽中“橫著走”,但在世界杯“低著頭”的國家隊球員。收入方面,球隊仍會為其奉上頂級薪水,不過打成什么樣算頂級表現,將在他們身上重新定義,中國籃球已不能靠在亞洲稱王獲得奧運門票,本土明星們自然也將在更嚴格的輿論環境中,去重新贏得球迷的認可和尊重。
而對于那些“明星光環”之外的國內球員,他們則面臨的是生計問題。當球隊因為限薪令優先保障大牌球員的利益時,剩余的薪金空間自然會變得更小,生存在中下游的國內球員需要表現出更強的“求生欲”。
在薪水層面,國內球員的生存環境下賽季將變得更嚴峻,但CBA公司在外援政策上的調整,在未來也給了本土力量更大的表現空間和舞臺,機會就在這里,爭不爭氣就看自己了。
看著世界杯上獨木難支的易建聯,人們為中國男籃后繼無人著急的同時,也更加期盼新生力量在CBA成長和涌現。阿不都沙拉木、胡金秋等小有所成的新星,能否更進一步邁入國內頂尖球員行列?郭昊文、徐杰等CBA二年級“菜鳥”,能否從初露鋒芒走向獨當一面?由“狀元秀”王少杰領銜的16名新秀,誰會給CBA帶來新的驚喜?
不管明星或是龍套,老將還是新人,當中國男籃陷入低谷,未來數年可能面臨國際大賽“真空期”的艱難歲月里,CBA將是國內球員磨煉和展現自我的寶貴舞臺。所以,請且行且珍惜。
誰能成為廣東隊續寫傳奇的“攔路虎”?
廣東隊在上賽季總決賽上4:0完勝對手,拿到隊史第九個CBA總冠軍。廣東隊的“完勝”不僅體現在總比分上,而且體現在打法上。隨著馬尚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