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創新“互聯網+藥品審評”模式 解決抗疫期間審評難題
(記者蔣紅瑜 通訊員王琳琳 王玉潔) 近日,在連云港市江蘇德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審評中心(以下簡稱江蘇審評中心)運用“互聯網+藥品審評”模式,開展了一次“特殊”的現場檢查。通過視頻連線,江蘇審評中心審評員提出檢查要點,江蘇省藥監局連云港市檢查分局檢查員現場直接核實情況,雙方共同研判風險,高效率、高質量、一次性厘清所有問題,快速完成技術審評。
圖為視頻會現場。(江蘇藥監局供圖)
德源藥業質量負責人陳學民介紹,這次審評的藥品鹽酸吡格列酮片是全國獨家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品種,必須保證及時生產供應。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諸多難題,企業面臨的復工復產壓力很大。在此特殊時期,江蘇審評中心藥品技術審評部門主動服務,采取有效方式指導企業研究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保障產品市場供應,這無疑給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據了解,江蘇審評中心在江蘇省藥監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主動創新審評模式,指導企業開展技術研究,協同開展現場檢查,加快藥品審評進度,確保企業及時復產復工。此次通過創新審評模式,該中心利用互聯網把檢查現場搬到了云端,既確保了審評質量不降低,又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審評員、現場檢查員及企業間的溝通問題,縮短了產品上市審評審批時間。
據統計,在疫情防控期間,江蘇審評中心藥品審評部門共完成了28個品種的補充申請審評、10個品種的生產技術轉讓審評,27個品種藥品注冊生產現場檢查報告的技術審查,3個傳統中藥制劑品種的備案審查,對2個用于預防新冠肺炎的醫療機構制劑開通綠色通道,專人當日辦理,通過主動服務、有效發揮藥品審評的技術支撐作用,有力保障防控用藥品質量安全,助推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