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項目正在逐步投入使用。在桂林市肉菜流通追溯系統覆蓋超市內,肉菜等食品的貨架附近都張貼了“桂林市肉菜流通追溯”二維碼,市民只需掃碼即可了解產品進貨地點和時間。(中檢溯源供圖)
7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消息稱,大連海關近日從裝有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一個樣品樣本中以及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盡快清晰地知道哪些食品是被污染的,以及這些食品的最初來源在哪里非常重要,這對新冠病毒的溯源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疫情暴發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道出了食品安全溯源的重要性。
消費者如何知曉食品生產源頭?我國食品安全溯源情況如何?怎樣加強進口食品的溯源管理?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政府部門、第三方溯源機構有關負責人以及相關專家。
追溯體系建設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有效措施
老百姓購物籃里的食品究竟能不能實現溯源?帶著這一問題,記者近日前往北京市西城區某超市探訪,發現該超市內部分生鮮食品的外包裝上附有“北京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二維碼,用手機掃碼便可查看原產地、供貨單位、包裝加工企業等信息。而在一些標準化菜市場內,消費者可以通過索要帶有追溯碼的銷售小票獲知零售肉菜的相關信息。
追溯體系建設是采集記錄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強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的有效措施。記者梳理發現,自2010年起,國內部分城市在商務部支持下開始探索建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覆蓋全國、先進適用的重要產品追溯體系,促進質量安全綜合治理,提升產品質量安全與公共安全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追溯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要讓流通商品的質量安全在陽光下運行!鄙虅詹啃侣劙l言人高峰介紹,自2016年以來,商務部和財政部支持山東、上海、寧夏、廈門四地開展示范探索。有關地方結合自身實際,從追溯平臺建設、追溯標準體系、追溯管理評價機制、追溯體系與市場監管銜接等方面,積極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在農產品平均日成交量超1萬噸的安徽合肥周谷堆市場,肉類蔬菜批發追溯系統平均每天自動生成約5.5萬條批發追溯數據,不僅為本市消費肉菜提供了來源追溯數據,也為流向其他省市的肉類蔬菜儲存了追溯數據!澳锛以谀,婆家是誰,追溯信息一清二楚!焙戏适猩虅站窒嚓P負責人說。
商務部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在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已初步建成以中央、省、市三級追溯管理平臺為核心,以屠宰、批發、零售、超市及團體消費環節追溯子系統為支撐,以追溯信息鏈條完整性管理為重點的追溯體系,覆蓋全國58個大中型城市、8萬余家企業、52.4萬商戶,中央管理平臺累計接收追溯信息66.6億條,日均接收追溯信息450多萬條。
“對食品進行可追溯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確保在發現問題后可以迅速開展追責工作。”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告訴記者,建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一方面可以穩固群眾的信任感,讓大家知道出了問題就能找得到責任源頭;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倒逼企業加強各個環節的把關工作,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的放心食品。
企業和第三方溯源機構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2月23日,一批重達26.374噸的牛肉在烏拉圭22-177屠宰廠加工后從烏拉圭蒙得維的亞港啟程,經歷一個半月左右的海運后,到達中國的上海港。
這是由中檢集團溯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施加溯源服務后的一批進口牛肉。作為具有海外資質的國有第三方綜合性檢驗認證機構,中檢集團借助云平臺,綜合應用區塊鏈、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對進口食品施加一物一碼的二維碼標識。消費者通過掃描“中檢溯源二維碼標簽”,便能查詢到牧場名稱、地址、屠宰加工廠名稱,包括每頭牛屠宰時間、分裝時間,屠宰檢疫證書,海運單據、入境口岸等信息。
“我們會上傳相關單據、證書的復印件以及牧場圖片等,還會插入現場屠宰加工的小視頻,實現圖文并茂,保證溯源信息準確豐富。”中檢溯源南美公司總經理王磊告訴記者,對一些高風險的生鮮產品,通過定位、傳感技術等實現對運輸過程數據的采集和監測,保障食品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和安全。
記者發現,在進口牛肉的溯源碼中,除了各個流通環節的過程性信息外,還有原產地認證信息以及由烏拉圭牧農漁業部畜牧工業局出具的出口衛生證書。
“與傳統的進口商品到達口岸后再進行現場查驗、抽樣檢測、中文標簽核驗相比,我們采取的是‘境外預檢+溯源’模式!蓖趵诟嬖V記者,2017年5月,中檢集團在烏拉圭牧農漁業部支持下與該國肉類協會簽署了《關于推進烏拉圭輸華牛肉全過程溯源合作框架協議》!霸诤蜑趵缛鈪f的電子系統對接后,我們能夠及時核查當地牧場、屠宰廠的資質,通過深入牧場和屠宰加工企業一線對過程進行質量評估和管控、對部分產品進行裝運前檢驗等方式幫助境外企業更好符合中國法規和標準。”
中檢集團新西蘭公司總經理袁建成表示,幫助出口企業符合雙邊要求,是對海外食品開展追溯的重要一環,“中國和其他國家在食品檢測標準體系、標識信息等方面均存在差異,第三方溯源機構既要了解國外的法規和標準體系,也要掌握中國對進口食品的要求,對進口中國的食品按照兩個國家的要求給予評價,起到橋梁和協助把關作用,借此延伸對進口食品的監管鏈條,彌補政府機構不能隨時在海外進行監管的不足。”
除了第三方溯源機構外,一些電商企業也在構建自己的食品追溯鏈條。記者注意到,阿里巴巴旗下生鮮超市盒馬鮮生APP中的部分生鮮食品在商品規格下方標注出“該商品已加入盒馬溯源計劃,查看溯源”的字樣。
7月3日,記者點進“優選水培奶油生菜”的商品頁面,溯源信息顯示,這批生菜于7月2日早7點12分在位于河北廊坊的生產基地完成采摘,9點13分預冷包裝,12點40分出廠檢測。檢測報告顯示,氧化樂果、對硫磷等12項農藥殘留項目均符合標準。貨運車輛的車牌號、車廂溫度等信息也被如實記錄在溯源頁面中。當天19點20分,這批生菜運抵盒馬北京倉庫,盒馬對其進行了抽檢,并于次日上架銷售。
盒馬鮮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盒馬溯源計劃”開展以來,國內已有12個城市逐步開放溯源功能,同步帶動上游百家供應商加入溯源計劃,支持盒馬商品類目400多個,累計售出超5000萬溯源商品,約500萬盒馬用戶主動進行掃碼追溯。
建設從源頭開始、覆蓋范圍更廣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迫在眉睫
盡管我國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許多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的空間,尤其是此次北京新發地疫情暴露出農貿批發市場在供應鏈可追溯方面的短板。
記者發現,許多農貿批發市場依然采取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模式,對消費者而言,手中商品的“前世今生”依然成謎,大多數進口生鮮食品更是缺乏追溯途徑。建設從源頭開始、覆蓋范圍更廣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迫在眉睫。
“目前市場上分布著許多企業自建的追溯平臺,各自為政是普遍現象!鳖櫿袢A說,需盡快將這些零散的溯源信息納入國家統一平臺進行管理。
去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辦法、指南、要求等標準。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看來,這些標準之間還存在內容交叉、標準不統一等情況,一些省級政府根據自身需要出臺的一系列地方標準在實用性和操作便利性上仍有待改進,與國際追溯標準之間也存在差距。
“我國追溯體系建設目前主要表現為開展試點,在一些重點品種、大型企業、特定區域等開展。這種情況下,尤其要建立一套各省市、各部門互通互用的追溯標準體系!壁w皖平說。
在顧振華看來,溯源標準不必過于復雜,主要針對與食品安全最息息相關的關鍵環節,這樣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更好調動企業參與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積極性。此外,對于蔬菜肉類等重要農產品要建立起強制性的溯源機制,將部分推薦性標準提升為強制性標準。
除了統一完善標準外,盡快完善食品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懲處力度也成為當務之急。
去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到,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食品生產企業對其產品追溯負責,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確保記錄真實完整,確保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對此,趙皖平建議將不按要求實施質量安全可追溯的行為納入處罰范圍,明確法律責任,尤其是加大對生產環節、一級批發環節的法律責任約束和行政處罰力度,加大對提供虛假信息行為的懲處力度,保障追溯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上,浙江省杭州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潘思蔚認為,要強化源頭追溯,在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比較嚴峻的形勢下,對一些生肉類、海鮮類等進口冷鏈食品的起運地選擇要增強風險意識,最好能在產品沒有運出之前,對新冠病毒等微生物進行預檢測,有利于提升溯源的準確度。
在中國制冷學會副理事長兼冷藏凍結專業委員會主任劉長永看來,隨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技術發展,要從技術上對整個冷鏈過程進行監控和有效管理并不是難題,最關鍵的是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包括冷鏈食品在內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亟須建立。
“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要以市場為主、政府為輔,按照電商法要求,平臺、企業首先要做到自檢自控!迸怂嘉嫡f,同時建議以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主要牽頭單位,各相關部門聯合監督,與各大平臺形成質量共治聯盟,共同維護市場溯源管理體系秩序。
此外,第三方溯源機構也將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顧振華看來,“中小企業通過購買第三方溯源服務,可減少硬件、軟件投資成本,同時加快食品安全追溯覆蓋的品類和面積!蓖趵谡J為,政府監管部門今后可考慮通過和第三方溯源機構合作將質量追溯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手段之一,通過大數據風險分析實現精準監管。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將迫使追溯行業未來發展轉型聚焦‘質量安全+智慧’這一需求!敝袡z集團副總裁、中檢溯源董事長王虹告訴記者,打造“質量云平臺”將成為未來追溯行業、質量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將傳統的質量服務手段與數字化、可視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充分融合,圍繞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建設統一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統一的“質量碼”標識體系、統一的信息共享體系,攜手監管部門、企業、消費者構建社會共治“新生態圈”,保障社會民生,為國家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提供重要支撐。(侯顆 左翰嫡)
- 標簽:手淫圖片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