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高新區集聚“創新藥” 建造“細胞谷”
綜合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九,產業競爭力和技術競爭力排名均位列全國第七,這是天津濱海高新區在2020年科技部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評價中獲得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這背后是近年來,濱海高新區積極布局生物醫藥產業,不斷集聚優質創新資源,持續推進載體平臺建設,創新藥物、細胞產品、醫療器械等領域集聚發展,逐步培育出了具有“高新”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環境。
龍頭項目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在阿加曲班、阿德福韋酯、速效救心丸、麻仁軟膠囊、地佐辛、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知名藥品研發的背后,都有著天津藥物研究院(以下簡稱“藥研院”)的名字。20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700多項科研成果,300余項新藥證書、臨床批件或生產批件,300多項國際、國內各級獎勵,以及近500項授權專利……藥研院60多年的新藥研發經驗已積淀成我國醫藥領域的“活歷史”,F如今,藥研院的業務領域已覆蓋藥物研究全學科、產業發展全鏈條。
2020年年末,藥研院迎來喜訊。該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成為繼“釋藥技術與藥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中藥現代制劑與質量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之后,藥研院獲評的又一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
此外,2020年,藥研院新設立的生物板塊發展迅猛,已建立細胞、抗體和生物技術3個平臺。同時,藥研院還與醫科院血研所牽頭天津“細胞谷”建設,合作成立了天津和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天津市細胞技術創新中心”和“天津市細胞工程創新中心”的載體平臺。
營造“沃土”促使產業再上“臺階”
據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優勢資源集聚明顯。在企業聚集方面,高新區生物醫藥領域規模以上企業約占全市的25%,成為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地和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在創新平臺方面,匯集了釋藥技術與藥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細胞技術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和市級重點產業創新平臺;在人才集聚方面,高新區內不僅有藥研院劉昌孝院士,還匯集了高端人才團隊50余個,以及一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來到這里創新創業發展。
據了解,2020年,高新區按照“以龍頭引配套,以配套聚龍頭”的產業鏈招商策略,積極利用好九州通、藥研院等行業龍頭對于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產業鏈的延伸和配套能力的提高等促進作用,實現重大項目的“鏈式集聚”,共引進生物醫藥相關企業84家。同時,在渤龍湖科技園啟動13萬平方米生物醫藥產業載體建設,其中3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將于今年啟動運營;10萬平方米的國家生物國際創新園目前正在進行主體施工,今年年底具備入駐條件,預計可吸引30余家企業落地。
“歷經多年培育,高新區圍繞創新藥物、細胞產品、醫療器械及醫藥服務四大板塊形成了產業‘特色名片’。”據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高新區創新藥物領域成果轉化加快,藥研院、合源生物、尚德藥緣等公司的多項自主創新成果進入臨床試驗及產業化階段;與此同時,細胞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初顯,共集聚細胞相關企業超30家,涵蓋細胞提取制備、細胞存儲、質控檢驗、研發生產、應用轉化、冷鏈物流等細胞全產業鏈,持續推進“細胞谷”建設。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高新區將圍繞園區運營,探索專業載體建設運營、招商管理、孵化培育一體的新型模式,打造產業生態,建設特色“細胞谷”。同時,還將充分依托藥研院和血研所推動天津市細胞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細胞工程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聚集和轉化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等院校的優質科研成果資源,打造規;晒D化平臺,推動產業鏈式集聚發展。(楊菲)
- 標簽:相宜本草怎么樣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