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崇拜下的放蕩節日
民族學家費遜曾經描述過18世紀在斐濟群島發生的放蕩節日:節日期間,男男女女身著光怪陸離的服裝,彼此說些淫穢語,也不顧任何規范,當眾性交。如果在平時,兄弟和姐妹之間甚至連交談的權利都沒有。那么在這期間他們不僅可以,而且幾乎必須發生性交關系。這種毫無限制的自由性交狀態延續幾天之后.一切限制又全部恢復,生活又步人常規。中國歷史上的仲春之會也是這種性質的節日。
放蕩節日既是原始性崇拜的一種折射,也是原始人在實行性禁忌之后,積聚起來的性能量的一種爆發。生產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性禁忌限制了人類的性自由.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維護了社會的正常秩序,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卻不能改變人類的性欲。
性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強烈的本能.它有不顧一切的特點。太長、太嚴的限制會使得一個時期內原始集體中受到壓抑的性要求日趨強烈,以至無法進行生產活動,于是就需要有一個短期的性放縱來調整。放蕩節日就應運而生。可以佐證的是,放蕩節日通常都安排在嚴格的性節制期(即繁忙的生產活動期)之后。所以生產方面的性禁忌和放蕩節日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是同一問題的兩個側面。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