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兒童性教育
現在對于兒童性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有些網友說太小了教他們又不懂,太大了又覺得太遲了,胡老師,請問你是怎么看待的呢?那么,對于兒童進行性教育 最好從什么時候開始做起呢?
胡萍,被譽為:“中國兒童性教育第一人”,創辦深圳“成長與性”工作室,獨立研究人。1986年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兒科系,先后任兒科醫師和兒科學講師。2001開始研究兒童性健康教育和兒童性心理發展。2004年開始在全國30多個城市開展性健康教育父母課堂。多次與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四川電視臺、新浪網、搖籃網、深圳廣播電臺合作錄制兒童性健康教育節目。《學前教育》開設兒童性教育專欄。
專家簡介:
90后的一幫孩子已經在性問題上跌跟頭了,可是身邊的00后,即將進入青春期的一幫孩子,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狀態,那么后果不堪設想。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為自己打響警鐘,千萬別讓自己的孩子受到這方面的傷害。但很多家長對于兒童性教育的了解都市微乎其微,那么我們應該在兒童性教育注意什么問題呢?我們該如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呢?中國兒童性教育第一人的胡萍老師為大家解析兒童性教育的問題,希望各位能在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為我們的新一代注入更加健康、科學的性教育信息。
因此,成年人如果發現孩子間做有性色彩的游戲,可加以引導,使其明白那只是游戲而已,不能演變成生活的真實。還可以趁此機會使他們樹立男女有別的意識,告訴他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示人,也不能隨便讓人觸碰的。千萬不能大驚小怪,責備孩子“下流”、“耍流”"等。這容易給他們心里留下“性是丑惡的、骯臟的”陰影,影響他們的性心理健康發展。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兒童性教育
許多兒童、青少年都有類似的經歷,但由于“家庭中談性色變,學校里上綱上線,社會上混亂敏感”,使少男少女對“性”十分敏感,再加上缺少必要的知識,會使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起來,以致心理的包袱無法放下來。而青少年遇到的性問題是極具個性化的,如果沒有機會傾訴和解決,就會成為成長發展中的心理障礙。
再說,一個人是無法對童年不懂事時的行為負責的,誰都難免做一些幼稚可笑的事情,許多孩子童年時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他們的心里,還并沒有萌發“性”的意識,或者說性的欲望,因此,游戲即使有性的色彩,也沒有性的內容。有一幅畫很著名,一個小男孩將穿著的褲衩用手撐開,一個小女孩好奇地伸過頭,朝里面張望。這幅畫讓人看到孩子天真幼稚的一面,表現了孩子純潔無瑕的心靈。
幼小時,這種兒童的性游戲,也就相當于孩子們“過家家”。是孩子們學習家庭生活的一種形式。有的在游戲中分別扮演新娘新郎,甚至坐花轎、進洞房。這是為了滿足對成人行為的好奇,與性無關,與道德無關,根本不會造成傷害。因此,家長不宜給他們扣什么帽子,長大后的青少年也不必自尋煩惱。
在兒童期,兄弟姐妹之間,或是與熟悉的童年伙伴之間都可能有過各種帶性色彩的游戲。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尚未發育成熟,但通過對爸爸媽媽行為的觀察,或是通過電影電視,開始對兩性關系感到好奇、新鮮,于是對成人行為盲目模仿;或許只是一種本能,是人的自然性所促使,根本談不上淫穢下流。
不少孩子在產生性意識后,對自己童年時期帶有性色彩的游戲感到害怕,覺得自己下流,很不純潔,尤其女孩,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她們的異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