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典型”毛病
愛認真卻不會“認真”
什么是認真?每天掛在嘴邊,卻基本不知道如何認真。孩子自己還很煩惱!其實好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實現認真。只會把“認真”作為一種表態,“我一定要如何如何,”等等豪言壯語。
“認真”也只好成為嘴邊的“口頭禪”。認真實際上是你綜合素養的表現。
那么“認真”到底是什么?其實就是責任心!認真的標準是什么?首先要知道對自己負責,第二要知道對別人負責。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輕易發現,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別人都不大負責的人往往可憐又可恨,雖不幸卻不爭。
自以為對卻總做不對!
經常有家長愛問孩子,“會了嗎”?孩子往往會說:會了!其實他并沒有真會!為什么平時會做的題目考試又錯了呢?為什么錯過的題目總也做不對?為什么下了考場就會做考試中不會做的題目?
那么“會”的標準是什么?是你首先能夠解答圓滿,第二境界是在指定時間內解答圓滿,最高境界是可以舉一反三。為什么你的卷子分數慘不忍睹,就是因為你從來沒有用這三個境界來改變自己一直似是而非的習慣。
知識不少但缺乏思想
好歹看了十年的書和電視,知道得也不少了,脾氣也見長了,也常會說“媽!你不懂。”,搖頭晃腦的覺得自己不含糊,好象什么都知道的樣子。我們的教育很成功地讓一部分學生背會了很多知識點?上В蠖鄶祵W生沒有學會思考。
那么思想到底怎么才算是有呢?從個性上看是有好奇心;從語言上來看是愛提問;從行動上來看是愛實踐和探索;從對世界的態度上來看是“?”多于“。”。你的孩子愛思考嗎?
目標實際但缺乏理想
人對未來的憧憬對現在的行為起著引導和要求的作用。我們的學生大都對未來的勾畫是以汽車、房子、鈔票為主要內容的,含蓄一點的不過是將來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或者也可叫待遇豐厚的職業規劃。 那么理想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其實就是你的快樂靠什么來滿足?物質理想的快樂是很容易實現的,精神理想就難了!而我們很多的學生忘卻了還有一種快樂是創造而不是享受!
活得很實際也很聰明,但活得并不快樂也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