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大學生網戀嫁農民 門戶不當婚姻能幸福嗎
門戶不當的婚姻能幸福嗎
導語:讀大學的女大學生張霞(化名),在網上認識了年近四旬的農民并與之相戀結婚。2009年兩人因感情不和離婚,離婚后該農民經常糾纏受害人,并在一次爭吵后舉起了菜刀……因思想上與文化上的差異,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能幸福嗎
河南女大學生網戀嫁中年農民 離婚后被糾纏遭不測被害人張霞生于1986年。被告人鄭麥來生于1968年,初中畢業,農民,住新鄭市新村。2005年四五月份,剛上大學的張霞在網上聊天時認識了在鄭州打工的鄭麥來。鄭麥來說自己是鄭州人,30歲,經商,因忙事業,還是單身,希望和張霞交友。涉世未深的張霞相信了鄭麥來,并很快陷入熱戀。2006年寒假,張霞偷偷和鄭麥來登記結婚。
2008年7月,張霞大學畢業后在家鄉澠池找了份穩定工作,這期間,張霞的家人知道真相后叫張霞離婚。兩人于2009年2月19日辦理了離婚手續。
離婚后,鄭麥來經常到澠池找張霞,張霞避不見面。2009年7月5日晚11時,張霞出門上夜班,藏在路邊的鄭麥來用菜刀脅迫張霞來到一廢棄窯洞內,強行與張霞發生性關系后,用手將張霞掐暈,拿起菜刀對準張霞的脖子猛砍三刀,致張霞當場死亡。
這里插入調查關于“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網友觀點關于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5成觀點傾向慎重考慮
強烈支持:27%
代表觀點:感情至上
靚麗日化:婚姻并不需要門當戶對,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真心建造一個幸福的家庭,懂得照顧對方理解對方包容對方,還有各自心里的想法要與對方要溝通,我想學歷、地位、物質生活并不影響兩個人相愛。
強烈反對:23%
代表觀點:危機現實
134XXXX1518:和來自農村的男人相愛,剛開始或許感覺情投意合,可這種感覺會隨著歲月的消磨很快就過去,到時你受困于外加而來的經濟要求,無法理喻的種種論調,你這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一身螞蟻拍不清”。
慎重考慮:50%
代表觀點:還需溝通
傻笑:先問問自己,你們在一起多久?你看好你們的婚姻嗎?學歷、地位、生活習慣相差不大肯定比較好,因為比較容易溝通,生活也比較容易融合,但我們也得考慮性格合不合。現在男女都比較有個性,也許可以多用點時間去溝通,去適應彼此的生活。
門可以不當,但戶一定要對“門可以不當,但戶一定要對”,其中的“門”和“戶”都是特指。“門”是指家庭背景,“戶”是指男女雙方文化修養及價值取向。因家庭背景的不同所帶來的男女雙方的各方面差異,如環境、性格等等并不是影響感情或影響婚姻的主要原因。真正決定二人世界是否和諧的是他們自身的許多因素。
首先是修養問題,如談吐、穿著、舉止、品行等等。所以戀愛期間的男女,千萬不要過于掩飾自己,要讓“本色”在互相接觸中自然流露出來,從戀愛期就開始婚前的磨合。兩個人有差異是正常的,要正視這種差異。尤其是如果雙方家庭環境差異較大時,雙方都需做一些努力,用主觀能動來縮小客觀上的距離。條件處于弱勢的一方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覺得對方瞧不起自己或規矩多啦等等。我行我素肯定不好,這樣只能產生更大的距離。
其次是文化教育與價值取向?措p方所受的教育是否足以令他們溝通無礙,如果存在一定的障礙那也是不容忽視的。好在現在的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特別快,所以即使有價值取向上的不同,也能求同存異;橐鍪且惠呑拥拇笫,馬虎不得。有了以和諧為前提的良好基礎,才能保證以后漫長的日子中擁有幸福。
婚姻的基礎是愛情。而產生愛情的基點又是什么呢?是兩個人除基本的外貌愉悅外的人生觀、價值觀、各種社會經驗及生活能力的融合程度。融合的程度越高,產生愛情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才可能有攜手白頭的婚姻。
而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各種社會能力的形成、提高都依賴于其成長的家庭環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的社會地位。如小婉的男友生活在農村,而本人也只是工人,依其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他本人成為高級知識人才的可能性很小,而小婉則不然,她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成長為知識分子將是必然。這樣兩個成長過程及環境迥然不同的人要想走入婚姻,面對柴米油鹽的每一個平淡日子,他們的思維方式及處理問題方面肯定大相徑庭,僅有愛情,并不能保證婚姻的美滿,因為愛情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很平實的每一個日子的相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