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夫妻負債擺10萬元婚宴 幸福需要奢侈嗎
幸福需要奢侈嗎
導語:隨著龍年春節臨近,很多準備舉辦婚禮的新人們“快樂并痛著”:一方面,不少人想在龍年舉辦婚禮,甚至生個“龍寶寶”,圖個吉祥;但另一方面,隨著物價上漲,婚宴、婚慶、婚紗照等各種費用也水漲船高,讓年輕人們直呼“婚不起”。幸福需要這樣奢侈嗎?
一場婚禮變“負翁”一場婚禮能讓一對新人變成“負翁”?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而言,這并不罕見。28歲的小汪目前在重慶成都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兩個月前,他和相戀4年的女友在成都一家大酒店舉行了婚禮。昂貴的賬單讓他直呼“壓力山大”。
“太貴了!”小汪反復提到這句話。他說,婚宴花了5.5萬元,請婚慶公司花了1.4萬元,光這兩項就接近7萬元,再加上其他雜項開支,總花費將近10萬元,這幾乎是一對新人一年的收入,差點兒就向父母伸手了。
“我真不是有意要鋪張浪費。”小汪說,在當地,這個價格的婚禮只能算是中等檔次。畢竟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再加上多方因素影響,他感覺很難再節省了。而且在當今社會,人脈關系是寶貴的資源和財富,許多親朋好友也不能不邀請。
與小汪情況類似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且許多人都是剛卸下學費的擔子,又背起婚禮的包袱。小李不久前剛研究生畢業,學費已花了不少錢。為了不再給家里增加負擔,近年來他一直省吃儉用,沒想到一場婚禮差點兒就讓自己成了“負翁”。為了不再當“房奴”,之前考慮的近兩年買房的事只能往后推了。
按照傳統習俗,舉辦婚禮能夠收回一定的禮金,但多名新人稱現在禮金大多入不敷出,另外這些禮金也基本上是要還禮的。
“瘦婚”是年輕人量力而行的新選擇?近年來,面對不斷上漲的結婚成本,一些新人覺得“奢婚”費錢又費力,而“裸婚”又過于低調寒酸,一種介于其中的“瘦婚”開始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27歲的小劉上個月剛剛辦完婚禮。他和女朋友雖然都在重慶工作,但卻選擇在老家四川自貢辦婚禮。“在重慶辦婚禮要至少提前半年預訂,婚宴、婚慶也太貴,不劃算。我們每個月要還房貸,需要節省支出。”小劉說,“在老家辦一場婚禮3萬元以內就能搞定,能節省不少錢。辦完婚禮回到重慶再請幾個好朋友一塊聚聚就行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回老家舉辦婚禮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教授胡光偉建議,畢竟現在社會壓力這么大,沒有必要被一個婚禮搞得傾家蕩產,結婚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要過得幸福。
不少網民也認為,“瘦婚”既不會給新人帶來巨大經濟壓力,又不同于一無所有的“裸婚”,一樣可以享受溫馨和個性。
準備今年春節結婚的小戴就是典型的“瘦婚”一族。他對記者描述了結婚設想:婚紗照請一個相熟的攝影發燒友拍了,效果也差不到哪去,攝影師朋友也可以拿拍婚紗照當“隨份子”;他和愛人都是戶外騎行愛好者,就把單車當婚車;喜帖都是新娘手工制作,喜糖、婚紗等都是上網團購,能節省不少。
胡光偉表示,面對高昂的結婚成本,年輕人結婚要量力而行,有什么條件就結什么條件的婚,家長也不要盲目攀比,畢竟家庭和睦不在于一時排場,不要因為一場婚禮而給新人增加沉重的負擔。
鳳凰網時尚編輯觀點:幸福不奢侈 其實很簡單幸福是什么?是一種感覺,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質的東西。假如誰跟你說,我有一個東西,你擁有了它,就像坐上了一條船,可以直接抵達幸福的彼岸,你千萬不要相信。倘若真是那樣的話,我們只要拼命地制造這種東西,然后分發給大家,無數的人就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幸福。
幸福并非要靠傳統的奢侈排場體現,若擁有這十萬可以做一些比宴請賓客更有意義的事,舉辦婚禮并不是唯一昭告天下你們結婚了的具體體現,可以度一次蜜月,存一個夫妻存款,建立一個未來寶寶愛心小基金,把存款當做過節浪漫的小資本,都比隆隆重重一場婚禮要劃算,若你是年輕人,可以試試上述方式。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