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兩性趣談

婚姻成本成“風投”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導語:近日,有報紙報道:婚姻成本持續走高,但穩定性卻趨低,被指成“高風險投資”。

婚姻成本成“高風險投資”

即使用肉眼也看得出來,如今建造一樁婚姻的成本越來越高,婚姻的穩定性卻越來越差。去年,一個名為“各地娶媳婦成本”的熱帖在網上流傳甚廣,綜合買房、裝修、買車、辦喜酒、度蜜月等花銷,深圳以208.2萬元高居榜首,北京、上海緊隨其后,數字為202.8萬元和200.8元萬。

200多萬元意味著什么?一個普通工薪族男子,年薪6萬元計,不吃不喝,需要努力30年才能圓洞房花燭。但如此“高投入”是否帶來“高產出”?根據民政部門去年的統計,中國平均每天就有5000個家庭解體,離婚率最高的三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越是娶不起媳婦的地方,就越容易丟了媳婦,婚姻成為“高風險投資”,導致的直接結果,便是傳統倫理觀的動搖,而這似乎無法用金錢來計算。

越來越難湊的“三大件”

關于婚姻,恩格斯曾說:“結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滅了資本主義和它所造成的財產關系,從而把今日對選擇配偶還有巨大影響的一切附加的經濟考慮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實現。到那時,除了相互的愛慕以外,就再也不會有別的動機了。”

很可惜,偉大導師這句話在中國似乎一直都沒機會實現。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中國人談到締結婚姻的條件,言必稱“三大件”。

上世紀70年代,三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表;上世紀80年代,三大件是冰箱、彩電、洗衣機;上世紀90年代是空調、音響、錄像機;進入新世紀后,三大件化繁為簡——房子、車子、票子。老劉今年60多歲,他和老伴結婚30多年了。他告訴記者,當年,鳳凰牌自行車150元左右,上海牌縫紉機100余元,他結婚前攢了三年,算是把這兩樣攢出來了,但手表死活買不起。但即使湊齊了兩樣,結婚時也足夠風光,“那時候好多買不起縫紉機的,結婚時都借我們家的縫紉機回去擺,擺幾天再送回來。”

有專家做過統計,1978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3.40元,置辦齊“老三件”總價約為380元,基本相當于一人一年的收入值,考慮到1978年基本生活開支系數,一般城鎮家庭置齊“三大件”的時間需3年左右。以此類推,置齊80年代“三大件”的時間需9年左右;置齊90年代“三大件”的時間需10年左右,F在呢?僅以沈陽計算,購置一套房屋,加上裝修,保守估計需要40萬元,一輛車大概需要10萬元,共需50萬元。根據沈陽市社會經濟調查局的數據,2011年沈陽市一線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5104元,換算下來,一個普通男性,即使不吃不喝,也需要25年才能湊齊房子和車子。單純從數字上考慮,婚姻成本越來越高,結婚似乎變得越來越難。

婚姻中敵對的兩性

去年末,一部名為《巨額交配》的視頻短片在網上悄然走紅。視頻只有短短7分鐘時間,視頻制作者隨機采訪了北京的幾個白領,把他們按性別分成兩組,提問三個問題:男人有多少錢你才愿意跟他結婚?男人有多少錢你才肯給他生個孩子?男人如果沒有結婚和養孩子的錢,他算不算是垃圾?男女雙方頓時展開唇槍舌劍的辯論。

女人說,想結婚,月薪起碼過萬吧,有房有車就OK,男人說,北京買一套房子,少則一兩百萬,多則三四百萬,這些錢什么概念啊,你憑什么讓我有房有車?你是長得像林志玲,還是長得像瑪麗蓮·夢露。颗苏f,生孩子你得有房子吧,孩子長大了你得給他準備房子吧,少說也得500萬吧;男人說,你愛的是500萬,我不會跟你結婚,很簡單,沒房沒車就不結婚,我就一個字,滾!女人說,世間所有動物之間的交配都是需要物質的,不管人還是動物,總是需要一方有東西吸引另外一方才行;男人說,非要把自己當成商品來賣的話,沒有問題,但老子還不稀罕買呢,既然女人那么現實,我們也沒有必要那么真情?“巨額交配”的說法固然有些赤裸,但其根本,確實是如今中國青年男女彼此隔閡的價值觀。“既然死活都是找一個人過一輩子,為什么不找個有錢人?”這句話成為很多女性抱持的信條,在情感專家連岳看來,恰恰從側面說明中國人愛情質量低下,“我們的愛情普遍質量低下,和我們的前輩有關系。我們把上一代的尷尬男女關系當成了愛情的樣本,要么虛榮得半死,要么軟弱得半死,合起來就是一個全死。”

漸漸解體的家庭

離婚率持續攀升,已成為國際性問題。上世紀80年代,西方預言學大師阿爾文·托夫勒就在其影響深遠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單獨開辟一章探討人類未來的家庭。托夫勒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次浪潮為農業階段,從約1萬年前開始;第二階段為工業階段,從17世紀末開始;第三階段為信息化(或者服務業)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在他看來,“今天的家庭破裂,是工業化總危機的組成部分,是第二次浪潮一切制度破裂的產物。”托夫勒認為,人類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傳統的大家族漸漸解體成適合機械化生產的小家庭。工業社會家庭特色是丈夫出去賺錢,妻子養家照顧孩子,這種穩定的組合符合社會需要。但是隨著信息化社會到來,男女出現新的分工,小家庭必然會像曾經的大家族那樣漸漸解體。按照托氏的理論,我們不難發現,農業、工業、信息化階段同時并行的中國,問題顯然會更加復雜。剛剛完成從農業階段到工業階段過渡的父輩們,自然希望兒女們能夠找到一個可靠的丈夫,然而孩子們在接受宿命的同時卻必須面對信息化社會的挑戰。

被譽為“中國性學第一人”的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潘綏銘認為,未來20年,女性自主會成為一個社會主題,中國的女性會發現,無論你怎么努力,無論是做小鳥依人還是大女人,婚姻都是越來越不穩定的,這會讓女性不得不獨立出來,自主起來。

難道,未來的家庭就是一個個獨居的個體?這個殘酷的圖景無疑讓今天的人心驚。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