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家庭拿了全國一半的錢 豪門除了錢還有啥
導語: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在京發布全國首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報告稱我國10%富裕家庭收入占社會總收入57%。
[本期關鍵詞:豪門生活] [往期回顧] 事件還原:10%的家庭擁有了57%的收入5月13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在京發布全國首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截至去年8月,中國內地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6.38萬元。其中,城市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11.20萬元,農村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3.10萬元,城鄉之間的差異顯著。
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8月,中國家庭資產平均為121.69萬元,城市家庭平均為247.60萬元,農村家庭平均為37.70萬元。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農村22278元。從數據中發現有0.5%的中國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過100萬,有150萬中國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過100萬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個社會總收入的57%,說明中國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現象已經較為嚴重。
清華大學教授李宏彬表示,根據這個收入分配算出GDP數下線是0.44%,資產85%,根據資產算出GDP數是0.75%,說明我國目前資產分布不均情況遠遠大于收入不均情況,這跟房地產發展和金融市場發展有關系。
據介紹,報告基于全國25個省、80個縣、320個社區共8438個家庭的抽樣調查數據匯總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資產、負債、收入、消費、保險、保障等各個方面的數據,全面客觀地反映了當前我國家庭金融的基本狀況。
專家言論:收入與幸福不成正比
程恩富(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調查顯示,在1946年-2004年的將近60年間,美國人的平均幸福指數幾乎沒有大的波動;日本則更加典型,從1958年到1991年,日本的人均收入翻了兩番還多,但其平均幸福水平卻仍然維持在1958年的水平。這就是所謂的“幸福悖論”現象,它引起了人們對經濟與幸福之間關系的思考。
收入與幸福的關系并不是絕對的正相關關系,而是呈倒U形曲線。也就是說,存在一個臨界收入水平,在達到臨界值以前,收入增長對提高幸福水平有重要作用,而一旦達到或超過這個臨界值,進一步的經濟增長對于提高幸福水平或無效或效果很小,甚至有反作用。
經濟因素雖然是影響幸福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如果過分關注經濟因素,以至于忽略甚至犧牲了其他許多重要的非經濟因素,比如親情、友情、健康、環境等等,是會有損人的整體幸福感的。
明星講述:豪門媳婦有喜也有悲劉濤
劉濤在2008年1月6日嫁給富商男友王珂。兩人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舉行了超豪華婚禮。婚禮整場共耗資400多萬元,婚禮現場不僅成了名車展覽會,更有人透漏在婚禮進行時有人轉賬100萬美金給新郎和新娘做賀禮。據稱,劉濤丈夫是北京人,年僅27歲公司市值竟然超過200億,更有自己定制的波音737飛機。劉濤憑借《天龍八部》阿朱角色一舉成名,婚后立即息影,并在博客多次炫耀自己富太太生活,生下一兒一女,顯然豪門生活十分如意。
關之琳
1982年6月關之琳與前夫王國旌相識,王國旌比關之琳大16歲,是一家金融貿易公司的老板,且一向風流,是個標準的花花公子。他曾有一次婚姻。結識兩個月后,倆人在拉斯維加斯閃電注冊結婚。關之琳跟王國旌的婚事給關的父親照成了沉重的打擊,最后以差點自殺身亡來阻止他們的婚姻,最后經雙方協調關父終于承認了他們的婚姻。不過,關之琳的婚姻的結束其實跟關父無關,試問哪個父親不心疼女兒,難不成眼睜睜地看著他嫁給一個浪蕩風流的老男人嗎。
婚后關之琳就脫離演藝圈,開始當個全職太太。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新鮮一會就過去了,王國旌開始顯露本性了,終日流連花叢。以前有報道,說王國旌是這樣評價關之琳的,像關之琳這種女人隨便在大街上抓一個都比她強,這種話說出來足見其人之無情無義。關之琳終于沒過半年就與王國旌以離婚告終,20歲嫁人,20歲離婚,無論如何20歲這一年恐怕是關之琳終身難忘的一年吧。
十幾年后與模特黃家諾發展姐弟戀。每次被問到何時結婚,她總會直截了地回答:“從來沒有打算結婚。”看來,這婚姻恐懼癥的毛病算是落下了。所謂開頭風光,結局暗淡,現在再看來時路,已經晚了。嫁人,要看清楚啊。
賈靜雯
當年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了豪門少奶奶的賈靜雯,是眾多希望嫁入豪門女星羨慕的對象。可是現在的賈靜雯離婚了,離婚后的賈靜雯也有很多煩惱,和普通百姓一樣,為了離婚后能取得女兒的撫養權,她變得很犀利,甚至在法庭上和前夫孫志浩吵架,成了一個普普通通卻又非常愛自己女兒的母親。
揭秘豪門生活不幸福豪門恩怨之一:夫人派系之爭
臺灣富豪王永慶先后娶有三位太太,分別是大太太郭月蘭、二太太廖嬌與三太太李寶珠。郭月蘭、廖嬌與其子女常住這里。而這里也見證了王永慶家族的種種恩怨。
郭月蘭早已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長年誦經拜佛,安度晚年。廖嬌數年前已遷居美國,與小兒子生活在一起。王永慶與三太太李寶珠則住在臺塑大樓的13樓。大房郭氏是一位童養媳,未能為王家生兒育女,王永慶便娶了廖嬌作二太太。廖氏給王家生下二男三女,她成為王家的一位功臣。大兒子王文洋、次子王文祥;長女王貴云、次女王雪齡、三女王雪紅。
長子王文洋學識豐富,精明能干。13歲時,王文洋就與王貴云、王雪齡兩位姐姐一同遠赴英國倫敦去求學。24歲的時候,王文洋已同時獲得企管碩士與化工博士兩個學位。王文洋在英國留學多年,在那里他結識了大他四歲、同是臺灣老鄉的陳靜文。1975年,王文洋帶著新婚的妻子陳靜文同赴美國打天下。并在隨后,為臺塑公司在美投資大顯身手。王文洋后于1980年回到臺灣,從臺塑最基層干起,一步一步走向公司管理高層,并深得王永慶的賞識。但是,1996年爆發的“呂安妮事件”(臺灣現在又有了“呂安妮事件”的另一版本)最終使父子交惡。呂安妮本是一個女明星,后與王文洋相識相戀,隨即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緋聞風暴”。在這起紛爭中,王永慶站在兒媳婦這邊,拒絕接受呂安妮。
然而,王文洋和呂安妮對這段戀情都相當堅持。為了讓王永慶接受自己,呂不僅寫了一份洋洋灑灑的“萬言書”,而且還執意生下與王文洋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王永慶公開宣稱“傳賢不子”,將臺塑少東掃地出門。不過,這一事件并沒有如此簡單。表面看來,王永慶把兒子趕出集團是為了維護兒媳,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其中牽扯著復雜的家族關系,很可能是三娘派系為爭奪繼承權而向二娘派系發起的一場斗爭。
王永慶的第三位太太李寶珠曾是臺北市博愛路黑美人大酒店紅極一時的酒女,花名“櫻花”。婚后,李寶珠便成為王永慶事業上的得力助手。她不僅為王永慶處理私人賬目,更是王永慶的貼身秘書,頗具公關才能。她以敏銳的洞察力與高超的交際手腕,將王永慶的社交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經營之神”居然不能很好地管理家庭,豪門之內的復雜爭斗可見一斑——豪門似海,平靜無波下卻蘊藏洶涌風浪。
豪門恩怨之二:家族的政商糾葛
臺灣金融寡頭之稱的蔡氏家族,由于臺灣金融與政商的諸多牽連,成為一個時代家族政商糾葛的縮影。
1984年,臺灣暴發“十信風暴”。事件的起因是蔡辰洲(蔡萬春之子)政治投機,利用人頭當貸款客戶,拿低價值的土地高估當作抵押品,以大量套出信貸資金。蔡辰洲的行為引起十信內部一些員工的不滿,不斷有人向臺灣財經部門告狀揭露。由于政治上的爭斗,有人暗中下手,后來蔡被臺灣當局查處,企業集團出現擠兌和退票風潮,債權人和其他受害者游行示威。
蔡辰洲的債權人打著“蔡家債,蔡家還”的口號,到蔡家各集團門前示威討債,要求蔡辰洲的叔叔們出面代還債務。然而由于債務太大,二位叔叔蔡萬霖與蔡萬才盡管財產龐大,但要還如此巨大的債務確有困難,搞不好,會將整個家族事業拖垮,因此蔡萬霖與蔡萬才不敢承擔這個債務。蔡萬才事后曾講:“道義上幫忙可以,但是債務那么大,還沒替他還以前,自己就先倒了,因此再是叔叔也沒辦法。”
蔡萬霖還發表了一篇“情、理、法”的聲明,表示霖園集團與十信、國泰集團沒有關系,不承擔蔡辰洲與蔡辰男兩人的債務。蔡家也因此蒙上“為富不仁”的陰影。在外人看來,蔡萬霖與蔡萬才是跟著蔡萬春一起闖蕩江湖,打下蔡家江山,現在大哥的孩子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沒有伸出援手相助,自然被人認為不義。事實上,蔡萬霖的霖園集團與蔡萬才的富邦集團由于表示與兩個侄兒子企業沒有關系而逃過一劫。
1987年5月14日,蔡辰洲因肝癌保外就醫,不幸摔死,結束了叱呼風云的短暫一生,也留下5000多名被害人和150億的巨額債務。在十信風暴前,蔡家兩代先后有多人進入政界,不是“議員”(蔡萬春、蔡萬霖與蔡萬得)就是“立法委員”(蔡萬才與蔡辰洲)。此后,蔡家不再有人進入政界,而是全力發展家族事業。但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自己的政治代言人,在政界仍有強大的影響力。
蔡家的政商關系還可以從大企業的相互持股中得以反應。在國泰建設公司中,新光人壽公司是其大股東,新光集團則是臺灣吳火獅家族的大企業,吳家第二代吳東進等人也是當今臺灣政商界紅人。另一大股東是養樂多公司,老板則是臺灣政客。
蔡家還通過婚姻關系建立了更為廣泛的政商關系。蔡家長女蔡玉串嫁給洪恭逢,洪是一位建筑商,從事建筑業。三女蔡玉梅嫁給周東寶,周曾是家族企業國泰建設公司的董事與國泰產物保險公司的監察人。二女蔡玉蘭即蔡萬霖姐姐嫁給曹永裕,曹永裕曾任十信監事主席與國泰建設公司的監察人,而曹的妹妹嫁給前臺灣警備總司令陳守山,陳守山的弟弟陳守實是中信商業銀行辜濂松的妹夫,陳守山的女兒嫁給了臺塑集團總經理王永在的兒子王文潮,也就是說蔡家與陳守山家族、王永慶家族、辜濂松家族等都有著遠親關系。蔡萬才妻子楊湘薰的兄長楊肇嘉曾是政界名人,是前“國策顧問”。
豪門恩怨之三:“豪門遺產爭奪戰”
在本次排行榜中排名港澳臺女首富的龔如心,與家翁的遺產爭奪戰堪稱豪門恩怨的另一個經典代表。貫穿其間的種種懸念與交織著家丑與金錢的爭奪戰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影視作品,在跨越了一個世紀之后遠未結束。
事情的起因是龔如心的丈夫王德輝被綁架失蹤。華懋集團前主席王德輝生前曾先后兩次遭綁架,第一次發生于1983年4月13至19日,當時其家人支付了1100萬美元贖款,王德輝最后獲得釋放,而警方其后拘捕了三男一女。1990年4月,王德輝不幸第二次遭綁架,妻子龔如心于同年4月14日交付了6000萬美元贖款,但王德輝卻自此失蹤至今,其后香港及臺灣兩地執法人員逮捕了涉案歹徒歸案,并予以判刑。
在王德輝失蹤多年后,他的父親王廷歆于1997年在報章上刊登尋找兒子王德輝的啟事,稍后聲請法院宣布兒子死亡。隨后,他的聲請獲法院接納,裁定王德輝已死亡。法院再頒令批準委派會計師行,暫管由龔如心管理的王德輝遺產。王廷韻的連串舉動,為他與媳婦襲如心爭奪王德輝的遺產拉開了序幕。法院曾斷斷續續對這宗遺產爭奪戰進行處理,期間曾有人激烈爭議王德輝遺囑的真偽,香港大律師巫思龍串同楊展達趁機勒索龔如心,結果被警方逮捕歸案。
而頗具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在一次審判中,王廷歆在供詞上曾表示,王德輝于1968年已立下遺囑,指定王廷歆為遺產受益人。而龔如心的代表律師卻透露,王德輝于1990年也留下一份遺囑,襲如心自然是受益人。雙方曾就兩份遺囑的筆跡問題進行討論,法庭也下令由警方法證人員就遺囑真偽問題進行鑒證。爾后,王廷歆的代表律師更聲稱,王德輝于1960年首次立下遺囑,表明父親與妻子平分遺產,后來由于得知襲如心“紅杏出墻”,結果于1968年修改遺囑,把遺產全數給予父親。但襲如心指出,在該次事件后,她與丈夫已和好如初,王德輝遂于1990年(被綁架前)再次修改遺囑,把遺產交給她。
在爭產案中龔如心一審敗訴,但小甜甜并未就此放棄。自簽500萬港元保釋的龔如心,為了上訴,把其名下的英國切爾斯菲爾德公司價值1億英鎊(約12. 5億港元)的股份抵押,作為上訴官司的法庭保證金,擔保她可以支付訴訟費。與此同時,王廷歆的律師也開始準備,乘勝追討他們認為不該支付的二成訴訟費用。警方對龔如心的調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
不過,此事后來又陡然直下,傳出龔如心因禍得福,最終贏了公公。然而,反目成仇的公媳兩人,究竟要如何收場,一切仍然是個未知數。
編輯觀點Amy 鳳凰時尚情感編輯市場經濟,成就了少數的富人。那些富豪的家庭看似風光,卻有著普通人不能想象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財富其實與幸福無關。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