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戀
2011年,兩人在中國廈門重逢,3天后結婚。這段愛情佳話里最動人的部分,是雙方對道德和責任的堅守,以及深深隱藏但從未泯滅過的愛。傳奇之后,這種愛就化為了兩人相伴共度余生的綿綿深情。這比傳奇本身,更有力量。
1965年,李丹妮收到了來自袁迪寶的來信后,選擇了不再回復。其實從信件的內容和篇幅上看,袁迪寶的家庭事務越來越牽扯他的精力,政治運動也在占用著他的時間。最主要的原因,是李丹妮接到一封發自香港的電報,上面就一句話:你不要再寫信了,你害人。這封電報出自誰手至今都是個謎。它讓李丹妮深深感到恐懼,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覺得有人在監視她的行動。
1976年10月12日,李丹妮再次往袁迪寶在廈門工作的防疫站寄出了一封信。此時,防疫站已經搬走,信很快就因“查無此人”而被退回。這是丹妮保留的唯一一封自己寫給迪寶的信:“親愛的迪寶,金星又已經出現了,我已經很久沒有抬頭望月,而思念之切又一次興起了逶迤的波濤,展開在我眼前的是你的1965年5月12日的信,那似乎是我們最后一次的通信。……將近10年的沉默,你還在廈禾路住嗎?遲疑了很久,終于決定給你寫這封短短的信,但愿你能收到它……此愿如能實現,那我今生還需盼望什么別的更大的幸福呢?”
為了能和中國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盡管當教師的收入要比從事秘書工作的收入減少一半,李丹妮還是選擇了到里昂第三大學語言學院的中文系教授中文。在53歲時,她如愿獲得了漢學博士學位,成為中文系的終身副教授。為了表彰她對中法教育做出的杰出貢獻,1992年法國政府授予李丹妮騎士勛章,為她出版了傳記《混血兒》。她選擇了林風眠畫的逆風飛揚的大雁作為封面,她說:“葉子往這邊倒,大雁奮力卻向那頭飛。我的這輩子就是這樣。”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