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煙令成空文 山西公共場所仍煙霧繚繞
2011年5月1日,衛生部修訂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例實施細則》正式實施,細則明確規定了7大類28小類的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一轉眼“禁煙令”實施已快一年,執行情況到底如何?記者對省城的多家公共場所進行了探訪,發現公共場所吸煙現象依舊比較多。
公共場所仍有煙霧繚繞
4月20日晚8時,在太原市學府街的某網吧里,雖然在吧臺和墻壁上均張貼有明顯的禁煙提示,但很多網民依舊吞云吐霧。網吧工作人員也視而不見,一個小姑娘有些無奈地說:“有一兩個人抽煙還能說一說,人一多就沒法說了。”
4月21日的中午,在柳巷銅鑼灣附近的一些飯店里,有消費者在就餐時吸煙,但沒有餐館的工作人員前去制止。“如果在店內禁止吸煙,客人可能會有抵觸情緒,有些還是喝了酒的,你去管,難免會有沖突。”一位女服務員說。
公園、廣場和公共汽車站點可以說是二手煙的“重災區”。4月22日中午,在太原市西客站的公共汽車站牌下,人們肆無忌憚地吸著煙,周圍草地里大大小小的煙頭四處都是。
太原市火車站的狀況比較好。4月21日,記者看到,在火車站候車大廳的墻壁上均有明顯的 “禁止吸煙”標識,在候車大廳里也沒有抽煙的旅客。而在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上,吸煙者隨處可見。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電影院。記者在柳巷的兩家電影院里,沒有看到有人抽煙,有一家還設置了消防安全崗,而影院的門外卻有煙頭散落。
控煙困難重重
據統計,全國有煙民3.56億,而遭受二手煙危害的人群則高達7.38億。雖然我國于2003年11月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2006年1月正式生效后就開始控制吸煙,但成效甚微,吸煙率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010年,我國已經有154個地級城市發布了本地區部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雖然這些地方法規大都淪為一紙空文,但太原市還沒有相關法規的出臺。
衛生部出臺的《細則》由于缺少具體的懲罰規定,無法對違反者進行行之有效的責罰,加之懲罰力度偏低,執法主體模糊,執法人員數量有限等客觀原因,使控煙面臨非常大的執法難題。
有專家指出,造成控煙條款難以落實的原因既有我國傳統文化中“煙酒不分家”的習慣,煙草是主要社交手段之一;也有市場經濟發展中煙草業在國家稅收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障礙;還有法律認識和執行監管方面的誤區,有些人認為吸煙是公民的權利,主要靠吸煙者的自覺,國家無權加以限制。要在公共場所控煙可謂困難重重。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