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新生兒疾病當“胎毒” 亂用偏方或傷嬰兒肝腎
眼睛紅、起濕疹……這是經常在新生兒身上發生的癥狀,而這時,育兒經驗豐富的老一輩人會說:孩子有胎毒、胎火,得趕緊清胎毒!于是,大黃、鉤藤水、紅糖水,甚至是鵝蛋都成了民間清胎毒良藥。到底這胎毒是什么?民間的偏方是否有效?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吳松表示:從西醫的角度看,并沒有所謂的胎毒。千萬別給小嬰兒亂用民間偏方治療所謂的胎毒,特別是中草藥湯劑,否則很可能加重癥狀,甚至引起肝腎功能不可逆轉的損傷。如果認為孩子出現所謂胎毒的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咨詢兒科醫生。
莫用偏方治“胎毒”
新生兒一出生眼睛就會發紅,或者出生幾天后患上了濕疹,這時,家里的老人就會按習俗喂些各種各樣的清胎毒偏方,有的喂黃連水,有的喂紅糖水,有的喂大黃,有的喂鉤藤水,有的喂珍珠粉,甚至有的用鵝蛋清火,據說這樣可以去胎毒。可有網友表示,曾有一位母親給新生兒喂大黃水排毒導致死亡。到底什么是胎毒?對于民間常用的排胎毒方法到底靠不靠譜?
“從西醫的角度看,并沒有所謂的胎毒。”吳松介紹,有的嬰兒才剛出生一天,就被要求排毒。一些新生兒有了濕疹、渾身發黃、眼睛發紅、口臭,老一輩人就認為是打娘胎里帶來的“毒”,但實際上是孩子患了新生兒濕疹、黃疸、結膜炎、胃腸道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表現,跟娘胎里的“毒”沒關系,擅自喂各種中草藥湯劑“清胎毒”的民間習俗不僅不能治好病,而且耽誤孩子治療,甚至對孩子肝腎造成傷害。
吳松說,新生兒發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藥很可能就有肝腎毒性,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尤其是出生28天以內的小嬰兒,連紅糖水之類的所謂清毒食療也不要用。
莫把疾病當“胎毒”
濕 疹
當新生兒臉上出現一粒粒的小丘疹,很有可能就是濕疹。吳松說,濕疹是新生兒常見的皮膚病,通常是因為食物過敏所致,比如當孩子吃了母乳或者牛奶后發生過敏。母親吃了魚、蝦、蟹、雞蛋等,通過母乳會把過敏原傳給嬰兒。一些嬰兒本身對牛奶過敏。
對策:為減輕刺激,局部皮疹可用硼酸氧化鋅清洗,等疹子滲水時用紗布吸干,然后外涂祛濕疹粉劑,但不可大面積或長期使用。同時,剪短寶寶的指甲或寶寶睡覺時戴上小手套,以免因瘙癢而抓破皮膚。
黃 疸
黃疸幾乎是每個小嬰兒都會出現的問題,只不過輕重不同而已。吳松說,黃疸是一個生理過程,在產后2~3天出現黃疸,持續到4~6天會到最高峰,大約到第10~14天就會自行消失。但如果出現嚴重黃疸而不及時處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對策:一般來說,黃疸不需要格外的治療,多曬曬太陽,多喝水,把體內膽紅素排出體外。在臨床中,約有10%的重度黃疸需要治療。比如黃疸逐漸加重,除了臉與軀干皮膚發黃外,前臂、手掌、手心、腳心都發黃,此時情況就比較嚴重了,需要在醫院進行治療。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