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生兒半數系剖腹產
每兩個新出生的寶寶中,就有一人是剖出來的。昨天,在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南京軍區總院承辦的“推廣產科服務新模式 促進自然分娩”培訓班上,專家指出,很多準媽媽對剖宮產的誤區,讓國內非醫療指征剖腹產率居高不下,南京也不例外。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的剖宮產率高達46.2%,居世界首位。而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一個國家的剖宮產率應該控制在15%以下。南京的情況也不樂觀,據南京軍區總院婦產科主任吳元赭介紹,南京10年前的剖宮產率在30%以下,現在卻增加到了50%左右,也就是說,兩個新生兒中,有一個是剖出來的。
專家表示,剖宮產看上去似乎是“輕松一刀”,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母親急速地喘息、聲嘶力竭的叫喊、筋疲力竭的生育,更沒有孩子從探出小小的腦袋到小手、小腳,一點點向外擠壓的過程。但事實上,這“輕松一刀”可能給母嬰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對產婦來說,剖宮產首先要承擔麻醉意外的風險,其次是出血多,手術后容易感染,感染率為自然分娩產婦的10-20倍;產后出現各種并發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是自然分娩的10-30倍。而剖宮產的新生兒也會更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等問題。
江蘇一項調查顯示,1990年-2005年間全省死亡的產婦中,以社會因素作為手術指征的剖宮產死亡產婦比例從零上升到17.86%。另一方面,隨著剖宮產率上升導致因手術死亡的人數比例也明顯增加。1990年,江蘇省剖宮產率在15%左右,手術誘致死亡率為5.93%。到了2005年,剖宮產率上升到40%(最高時曾達到65%),手術誘致死亡率亦攀升到29.78%。
之所以很多準媽媽在沒有手術指征的時候也愿意選擇剖宮產,專家表示,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因素
原因一:認為剖腹產比自然產安全
醫療科技發展至今,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安全性都相當高,所以并沒有到底哪一種好的說法,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在一般優缺評估下,“自然產”僅需局部麻醉、產后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可提早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剖腹產”則需要較復雜的麻醉方式,手術出血及術后并發癥的機會稍高,母親體力恢復較慢。
原因二:認為剖腹產可以為孩子挑時辰
原因三:認為剖腹產夫妻性生活較不受影響
原因四:認為剖腹產的產婦身材較不會變形
其實這種說法目前并沒有醫學根據,產后身材會不會變形與生產的方式無關,而與產后的飲食及運動有關。產后只要通過飲食與運動的調節,無論是自然生或剖腹產,都能再度回到窈窕的身材。不過因為剖腹產傷口深,產婦怕痛,往往延后開始運動的時間。
原因五:不愿意承受痛楚,對自然分娩持抗拒態度
不少孕婦不愿意承受順產的痛苦,選擇了剖腹產。(盧仁芬 高銘華 華琳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