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心臟猝死達55萬 過勞壓力使猝死年輕化
猝死,一個聽起來恐懼的詞,離我們究竟有多遠?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死于心臟性猝死的人數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猝死現象越來越頻繁,并且呈現年輕化趨勢,不少青壯年正值風華正茂,突然之間香銷玉殞。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猝死?猝死是否真的“猝不及防”?
“不明不白的突然死亡”危及中青年
“出事那天他給我打電話,說第二天晚上喝酒,誰知道就這樣沒了。”羅桂興回憶工友李某的死,感到非常突然。5月11日晚,李某途經南寧市友愛明秀路口時突然倒地,警方趕到現場后,確認李某已死亡,法醫在其身上沒有發現外傷。
世界衛生組織對猝死做出的定義為:急性癥狀發生后即刻或者在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于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特點是死亡急驟,出人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因此,李某屬于猝死。
羅桂興介紹說:“我覺得他的死跟工作勞累有關”。據介紹,李某今年35歲,身形瘦小,生前在一個建筑工地打工,一天工作9個半小時,且李某有抽煙、喝酒的習慣,這些都可能構成猝死的原因。
近日,各地猝死事件頻繁上演,南京某外企30歲職工,長期從事IT工作,腦力勞動強度大,一個月來連續加班,導致心肌梗塞突發致死。今年“五四”青年節,挪威游泳健將戴爾·奧恩因為心臟驟停猝死。兩個多月來,國際體壇先后有六名優秀運動員因為各種原因而猝死。
上一頁123下一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