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成世界第五大病癥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兩倍
抑郁癥是最為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患病人群沒有地區、職業、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的區別。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的抑郁癥患者達3.4億人。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五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躍升到第二位。
抑郁癥的患病率高、病人數量眾多,已經成為精神疾病中的多發病、常見病,以至于精神科醫生們把抑郁癥稱為“心靈感冒”。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病,成年人患病率是5%—10%。有研究發現:約90%的抑郁癥病人首診于神經、消化、心血管、內分泌等非精神科,這些病人在就診過程中,只有約兩成抑郁癥被檢出;大部分患者曾用各種各樣的非抗抑郁藥物治療;還有約1/3的病人曾求助巫醫、迷信等方法治病。
在精神疾病分類中,有一組以顯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變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稱為“心境障礙”或“情感性精神障礙”。這組疾病中包括躁狂癥、抑郁癥、雙相障礙等幾個類型。“抑郁癥”是這組疾病中的一種。
抑郁癥在臨床上的表現有情感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和多種軀體不適癥狀等。
1.情感低落:病人表現為顯著的、持久的情緒低落、悲觀,常常訴說自己心情不好,整日郁郁寡歡。凡事缺乏興趣。自我評價過低,產生無用、無望、無助、無價值感的想法。
2.思維遲緩:病人的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生了銹的機器”,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3.意志活動減退:意志活動呈現顯著而持久的抑制狀態。表現為行為緩慢,生活被動;不想做事,不愿外出;嚴重時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的“抑郁性木僵”狀態。
4.軀體癥狀:主要有睡眠障礙,特點是早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也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食欲減退、體重下降、腹脹便秘;疲乏無力;性欲下降;身體不適。
抑郁癥患者的消極悲觀思想可萌發絕望的念頭,繼而發展成自殺行為。據統計,大約一半以上的抑郁癥患者有自殺想法,最終會有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