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民工無緣醫保 稱黑診所是其醫院不舍被取締
一家民辦醫院打出辦理“外來工醫保卡”的廣告,引得眾多農民工兄弟爭相上門打聽,結果證實只是相當于“會員卡”;某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取締“黑診所”時,有位農民工居然請求政府不要打掉“他們的醫院”……
正當醫改從城鎮職工向全民普惠的時候,一個數量龐大的勞動群體卻在集體糾結著。
“荒居無四鄰,誰肯訪來頻。古樹秋中葉,他鄉病里身。”唐朝詩人賀蘭朋吉當年的感慨,或許道出了眼下許多農民工的心聲。
盡管在理論上有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政策覆蓋,但在實際醫療過程中,從農村到工廠尤其是異鄉工作的農民工們,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中好多人依然游離在醫療保障體系之外,或者身處保障邊緣地帶,看病難依然是個現實難題。
一項現場隨機調查顯示,生病后,只有26%的農民工去醫院看病,38%的人到藥店買藥,還有21%的人“不在意,繼續上班”。
怎么解決農民工尤其外來農民工看病難問題,江蘇等勞務輸入地正在努力探索。
農民工觀念有誤區
企業不積極
“什么醫保?我不知道。我也不生什么病。”中學生模樣的小臧,今年春節后從蘇北老家到南京城北一家面館“端盤子”。因為小店管吃管住,每月還能拿到1000多元“工資”,小臧似乎已經比較滿足了,自己沒想到、老板也沒說醫保的事。
現行政策規定,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必須以簽訂勞動合同為前提,才可以不受戶籍限制,享受與城鎮職工同樣的醫保待遇。
然而,在廣大農民工中,只有那些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外企和民企中工作比較固定的人群,才有機會享受這一醫保政策。因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意味著企業必須增加一筆不小的負擔,一些企業因此不愿主動為農民工辦醫保。
與此同時,因為農民工本人也要繳納相應費用,一些農民工自然也要掂量一下。正值青壯年,而且還可能存有臨時就業觀念,許多農民工醫保意識不強,也不愿在眼前為他人看病埋單。
上一頁1234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