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吃路邊攤致肝腎衰竭 專家提醒慎吃不潔食物
夏夜,幾位好友相約街頭小吃攤,品嘗著各色美食的同時,再倒上一杯冰鎮啤酒——不少市民把這種生活方式當成了享受。不過,市民也應謹防其中的安全隱患:日前,一名32歲男子在街邊吃涮肉后,突發重癥肝腎衰竭和消化道出血,在醫院搶救了一個多星期。
吃街頭涮肉被送醫搶救
當事男子叫黎強(化名),今年32歲。半個月前,黎強在街邊攤位上吃了一頓涮羊肉,席間還喝了幾瓶啤酒。當晚,黎強便開始上吐下瀉。起初,黎強以為吃些藥就能挺過去。未料,黎強在家硬挺了一周后,病情仍沒有好轉,相反腹痛更加劇烈。
更揪心的是,在黎強的嘔吐物和便液中,能看到黑色的血跡。此時,家人才意識到事情有多么嚴重。當即,家人把黎強送往醫院急救。此時,黎強已經出現了休克的癥狀。醫生檢查發現,黎強肝腎嚴重衰竭,已經有3天無法正常排尿。此外,黎強的消化道已經有出血跡象。醫生懷疑,病情因細菌感染導致食物中毒并出現重癥胰腺炎。醫生安排黎強住進了重癥監護室。
黎強原本患有膽囊炎。醫生分析,黎強喝了冰鎮啤酒后,誘發了重癥胰腺炎。并且,黎強吃下的食物很可能細菌超標,又引發了急性胃腸炎。黎強出現腹痛癥狀后,沒及時就醫導致病情加重。
5月19日,住在病房里的黎強消化道再次大出血,經過醫生及時救治,才保住了性命。目前,黎強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但病情仍然危重。
市民慎吃路邊攤不潔食物
昨日,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感染科辦公室,主任朱英告訴記者:在去年6月至9月,感染科共接診了1萬多例急性胃腸感染的病例。朱英說,在夏季高峰期,因飲食不當所引發的急性腸道感染以及消化系統紊亂患者能占到門診接診量的八成以上。
朱英說,夏季溫度比較高,蛋白質變質速度加快。現在,一些路邊攤位經營者在保管海鮮時沒有啟用冷藏設備,導致海鮮保質時間大大縮短,滋生了大量細菌,從而引發胃腸道感染。在此情況下,如果市民喝下涼啤酒或涼飲料,會造成胃黏膜損傷的后果。同時,消化系統自身的保護功能也會被降低,從而增加胃腸道系統感染的發病概率。
朱英說,從今年氣溫變化來看,大連將從6月份開始進入腸道系統感染高峰期。朱英說,面對街頭小吃,如果市民實在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不妨在享受美食時,搭配吃一些生蒜和生姜。(滿文飛 胡遠哲)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