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今年19次通報中國大米制品涉非法轉基因
6月6日,歐盟發出《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通報》(下稱“預警通報”),稱在輸歐大米制品中檢出“非法轉基因”。而自2012年開始,歐盟已經19次通過預警通報指出從中國進口的食品中檢出非法轉基因。
盡管轉基因水稻在國內尚未批準商業化種植,但農業轉基因技術專家表示“確有轉基因水稻種子流出種植”,只是傳播面積一直沒有明確數據。而農業部雖然每年都會檢查轉基因生物的研究、管理和安全情況,但卻從未公布過。
19次查獲非法轉基因
根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委員會每周發布的預警通報,今年以來,中國輸歐米制品已經有19次被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其中一次標明是含有Bt63抗蟲基因,其余未標明是何種基因。所涉及到的產品品種為米線、米粉制品。此外其他食品,如餅干、芝麻湯圓等,也數次被檢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實際上,自2006年起,含有Bt63轉基因的中國米制品就出現在歐盟的預警系統中。2011年,因頻頻出現在預警通報上,加之當年歐盟委員會食品與獸醫事務處訪華代表團關于中國大米受轉基因污染影響的報告,去年底歐盟委員會發布《對中國出口大米制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采取緊急措施的決定》。
根據這個決定,歐盟27國對中國25種米制品采取強制性轉基因成分檢測,并依據檢測結果采取退貨和銷毀處理措施。據了解,歐盟最新的管控系統能夠檢測出大米產品中的26種轉基因物質,歐盟要求中國官方必須在向歐盟出口前批批提交米制品的檢驗報告,表明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而且,歐盟成員國還要加強抽樣和檢測的頻率,使抽樣和檢測覆蓋所有中國進口的米制品。這被稱為中國米制品史上最為嚴苛的入境檢查。
“按照歐盟的規定,如果人用食品或者動物飼料含有0.9%以上的已被歐盟批準的轉基因物質的農作物,產品標簽必須標注。”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薛達元解釋,所謂0.9%,如果一塊餅干所用主要原料是面粉,但同時也用了米粉,若米粉中含有的轉基因大米達到米粉的0.9%,即需要標注。
上一頁1234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