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任督二脈之爭 吁包容異質醫學間差異
異質醫學之間的差異是永恒的,而有差異就會有沖突。包容異質醫學之間的差異,既是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也是開放自信的表現。
近日,甘肅省衛生廳舉行真氣運行培訓班,41名醫務人員9天打通任督二脈。消息一出,引起各方熱議。
有人認為,任督二脈是中醫經絡理論的一部分,并無多少神秘之處。打通任督二脈,只是讓氣血更加暢通,精力更加充沛,而非武俠小說里的神功絕學,既不能飛檐走壁,也不能包治百病。也有人認為,打通任督二脈是一種“幻覺”,純粹是偽科學、偽命題。
還有人認為,任督二脈通與不通,不能自己說了算,應該有客觀的檢測方法。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的表態則是:“人類對于生命科學的認識在不斷深入,并不斷有新的發現,現代研究也在不斷為中醫藥理論和方法提供科學證據。在學術層面,國家鼓勵開展理論探索、實踐創新和學術爭鳴。”
沸沸揚揚的“任督二脈之爭”,不禁讓人想起一部名叫《刮痧》的電影。故事發生在美國華裔設計師許大同的家庭,5歲的兒子丹尼斯鬧肚子發高燒,來美探親的爺爺因為看不懂藥品說明書,便用中醫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在孩子的背部留下一道道血痕。結果,這成為丹尼斯受到家人虐待的證據。法庭上,法官宣布剝奪許大同的監護權,不準他與兒子見面。經過一系列曲折,法官終于解除了判決,父子重新團聚。在這部影片中,關于刮痧是中醫療法還是虐待兒童的爭論,折射出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和沖突。
其實,“任督二脈之爭”就是“刮痧之爭”的翻版。當今,西醫是公認的主流醫學,其價值觀和方法論深刻地影響著醫學界。在“科學崇拜”的公共語境下,西醫似乎成為科學和真理的化身,成為唯一正確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方式。這就如同在白天鵝主宰的動物世界里,黑天鵝被視為“異類”,或者被視為“偽天鵝”。但是,黑天鵝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打破了人們的思維定式,證明了世界并非“清一色”而是多元化的。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