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心臟驟停6名醫護人員按壓心臟42分鐘重生
一市民在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排隊買藥時突然暈倒,呼吸心跳驟停。
由于胃痛與心絞痛的疼痛發生部位及癥狀相近,中老年人極易把心臟病混淆為胃病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期。
因為太累,最后幾乎每按1分鐘,就不得不換人對患者進行心臟按壓。
6月11日,一直以為自己患了胃病的肖先生,來到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買藥,排隊時突然暈倒后心跳、呼吸驟停。
經過6名醫護人員輪番上陣進行心肺復蘇術搶救,他的心臟奇跡般地恢復跳動。經過后續治療,病情穩定的肖先生昨日辦理了出院手續。
醫生提醒,胃痛與心絞痛的疼痛發生部位相近,癥狀都會有上腹部疼痛、脹滿和灼燒感,極易把心臟病混淆為胃病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期,有的甚至發生猝死。
胸外心臟按壓 6人輪番上陣
6月11日晚8點過,家住郫縣紅光鎮44歲的肖先生感到上腹部疼痛,便走到家附近的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他準備開一些常用胃藥服用,就在掛號窗口排隊等待時,他毫無預兆地暈倒在地。周圍醫護人員上前查看,發現肖先生的心跳和呼吸驟停,趕緊將其送入該院急診科搶救。
急診醫護人員為肖先生實施心電監護、氣管插管、胸外心臟按壓、靜注腎上腺素等心肺復蘇搶救。由于胸外心臟按壓需要保證按壓效果,在場的6名醫護人員決定輪番上陣,以每分鐘100下,每人兩分鐘的頻率,對肖先生進行心臟按壓。因為太累,最后幾乎每按1分鐘,就不得不換人。其間,還對肖先生進行了6次電除顫。
“幸運的是,患者倒地時正值我們交班時間,人手最多的時候。這也保證了搶救力量。”由于這種心臟失顫發生的心跳呼吸驟停的情況,死亡率高達80%-90%,要成功搶救過來的機會已經是很小了。
搶救42分鐘后患者恢復呼吸
急診科醫生介紹,根據臨床情況,患者一旦接受心臟按壓30分鐘,如仍無自主心跳就沒有搶救價值了。但是,肖先生經過30多分鐘心臟按壓后,雖沒有自主心跳,但其心電監護儀上仍顯示有室顫波行。
盡管搶救成功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但考慮到肖先生年僅44歲,醫護人員并沒放棄,仍在不停地努力。在搶救過程中,醫務人員突然從心臟監護儀上發現,肖先生出現了緩慢室性逸搏。
在持續胸外按壓、人工通氣及反復應用復蘇藥物的搶救措施下,晚上9點25分,肖先生恢復了竇性心律,自主呼吸也慢慢恢復,搶救成功了。至此,離肖先生暈倒時的8點43分,搶救一共進行了42分鐘。
醫生提醒:別把“心梗”當胃疼
肖先生的妻子鐘女士說,丈夫最近都覺得腹部不適,認為就是一般的胃病,且堅持自己買胃藥吃。“11日那天他覺得更痛了,就說來趟醫院,幸好是在醫院暈倒的哦。”鐘女士說,在接受了后續的住院治療后,病情穩定的肖先生昨日已出院。
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急診科醫生提醒,胃痛與心絞痛的疼痛發生部位相近,癥狀都會有上腹部疼痛、脹滿和灼燒感。因此,中老年人極易把心臟病混淆為胃病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期,有的甚至發生猝死。( 程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