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被野生鼬獾咬傷染上狂犬病 發病4天后身亡
臨安一農婦被一只野生鼬獾咬傷,不幸染上狂犬病,發病僅4天就搶救無效死亡,成為今年杭州首例狂犬病死亡病例。
杭州市疾控中心6月份的統計顯示,杭州主城區被狗、貓、鼠等寵物及野生動物咬傷的有2800多人次,比5月份增加了400多人次。
趙女士是今年首例也是惟一一例發病的。
醫生提醒,狂犬病一旦發病,死亡率100%,潛伏期可長達10多年。醫生說,攜帶狂犬病毒的,除30%是狗、貓等家養寵物外,還有70%是獾、鼠、蝙蝠等野生動物,被這些動物抓傷或咬傷,都要及時打疫苗。進入夏季,動物比較狂躁,容易被激怒咬傷人,提醒市民盡量遠離野生動物。
這位不幸的農婦姓趙,56歲。去年10月份,當時她正在臨安老家田里干農活。忽然山上躥下來一只“白面鼠”,還沒等趙女士躲避,左腳背已經被咬了一口,當時傷口立刻就冒血了。
趙女士忍著痛將它打死,然后用水沖了下自己腳上的傷口,沒進行消毒清洗,也沒去醫院打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當地人叫“白面鼠”的其實就是野生鼬獾,也算野味。打死的這只稀罕物,當天晚上成了趙女士一家的美餐。
不料,到了今年6月,趙女士感覺身體乏力,去醫院看病,4天后她出現多汗、流口水、怕風、呼吸困難等癥狀,最終確診狂犬病,不幸去世。
醫生說,鼬獾又名猸子、山獾,在浙江丘陵地區都有分布,且密度較高,屬省二類保護動物。醫生推測,那只鼬獾身上帶有狂犬病毒,趙女士被咬傷后,沒有做任何消毒預防處理,才導致發病的。
狂犬病是迄今為止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人獸共患傳染病,潛伏期最長可達10多年。一旦發病,死亡率高達100%。
近兩個月,我省天氣炎熱,這時的動物比平常更容易被激怒,發生咬人事件。杭州市疾控中心6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杭州主城區范圍內,被狗、貓、鼠等寵物及野生動物咬傷的有2800多人次,比5月份增加了400多人次。
杭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專家黃仁杰告訴記者,大部分溫血動物都有可能攜帶狂犬病毒,家養的如貓、狗、兔子、倉鼠等,野生的如獾、狼、狐貍、蝙蝠、浣熊、猴、鼠、野豬等。
如果不小心被這些動物抓傷或咬傷,該如何處理?平時如何預防狂犬病病毒感染?黃仁杰建議:
1、家養寵物,要按照規定打好預防針,這是防止人畜共患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2、從事動物屠宰、養殖的人群,日常工作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是手上有傷口時一定要戴手套操作。
3、在外游玩看到野生動物,不要隨意親近,以免激怒它們發生危險;一旦被傷,要馬上處理好傷口,用手擠出傷處的血,再用20%肥皂水、清水反復徹底沖洗傷口;沖洗后用碘酒或75%的酒精(醫用酒精)消毒,傷口不宜縫合或包扎,并盡快去注射狂犬疫苗,被咬較嚴重的,應注射免疫球蛋白。(王蕊 嚴敏)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