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剖宮產比例畸高:部分產婦迷信“生辰八字”
剖宮產比例畸高,如何踩剎車?
上一代人看來順理成章的自然分娩方式,在我國卻被越來越多的女性所放棄。應運而生的剖宮產,似乎更受歡迎。沒有漫長的等待,沒有母親的喘息、叫喊、更沒有孩子從探出小小的腦袋到小手、小腳,一點點向外擠壓的過程。短短十幾分鐘,一個新的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記者采訪了解到,上世紀70年代,我國剖宮產率只有5%,而目前我國剖宮產比例遠遠高出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15%的警戒線。這種畸形的高比例背后有著多種復雜原因。一線醫務人員呼吁,控制剖宮產的比例迫在眉睫。
剖宮產比例——越是大城市越高
在安徽省省立醫院產科母嬰同室的病房內,記者隨機采訪了7位新媽媽,其中就有5位是剖宮產。“現在自己生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剖的。”第一次當媽媽的吳敏(化名)說。
她的女兒剛剛出生3天,正安靜地躺在保育箱內沉睡。“我就劃了一刀,一個多小時就生出來了。沒怎么受罪,一周后就能出院。聽著隔壁產房的順產的產婦一聲又一聲叫得那么響,我覺得還是剖的好。”
而在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二病區,三天前誕下寶寶的新媽媽李小晶(化名)驕傲地說:“我是順產的!從中午開始陣痛到晚上10點多孩子出生,都非常順利。生下寶寶的第二天我就可以下地走動了,現在恢復得很好,很快就能出院了,寶寶也很健康。而在我之前剖宮產的新媽媽們還躺著不能動。”
“我國的剖宮產比例將近50%。這個數字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上限的3倍以上。”安徽省省立醫院產科副主任陳玲說,“而且越是大城市、越是大醫院剖宮產率就越高。”省立醫院作為一家省級綜合醫院,其剖宮產比例一直在60%左右。這主要是由于這家醫院醫療力量比較強,接收的大多數是情況不太好的產婦,她們往往有胎位不正、超大兒、產婦血小板偏低等不得不進行剖宮產的情況。
“我們曾對基層醫院進行檢查,發現他們的剖宮產率也不低。基本都在四成至五成左右。”陳玲說。
上一頁123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