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兒童意外傷害頻發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上周四,12歲的琳琳(化名)還沒開始享受暑假,就遭遇了飛來“車”禍,被撞進了重癥監護室。上午,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獲悉,目前琳琳已醒過來了,狀態平穩,估計一周左右出院。
本周,本市中小學生正式迎來了暑假,但這也往往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自7月以來,北京急救中心救治了60余起14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
記者統計了去年寒暑假120救治的兒童意外傷害,共有近800起,5歲以下占了五成多。同時,兒童最易受皮肉傷,無論是寒假還是暑假,排在前三名的都是外傷、車禍與摔傷,共占了三成多。
此外,電動自行車也在逐漸成為新的殺手。
案例
上周四,琳琳打算找同學去玩兒。但沒想到剛出門不久,就被一輛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撞出去30多米。
“送過來的時候,孩子是昏迷的,胳膊、骨盆有多處損傷,最嚴重的要算是大腿了。”當時接診的北京兒童醫院外科王強主任告訴記者,大腿被撞成了三截,中間一段完全脫離,單獨成了一截,就像大拇指戴的扳指一樣。
搶救完畢后,琳琳就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現在已經醒過來了,狀態比較平穩。”王強主任上午告訴記者,估計出院的話還需要一周左右。
年齡特點
5歲以下最多見
在去年寒暑假意外傷害的統計中,記者發現,雖說七八歲的孩子最淘,但畢竟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意外的發生率并非最高。反而是5歲以下的冒了頭,共有400多例,占了五成多。
●專家分析:5歲以下特別是3到5歲的孩子,已有了自主能力,但對危險卻沒有防范意識,所以家長一個看護不周就容易發生意外。
地區分布
朝陽發生頻率高
在統計中,記者發現意外多集中在城六區,其中朝陽區發生意外的頻率最高,去年寒暑假共發生了166起,而海淀則緊隨其后,也超過了百起。
●專家分析:北京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本市共登記常住人口1961.2萬人。其中,朝陽區常住人口最多,海淀區次之。而這一排名與兒童發生意外傷害的地區分布相同。
高發時段
中午以后現高峰
記者發現,兒童意外傷害從上午10時起逐漸增加,但高峰卻是從中午開始的。第一個高峰段出現在12時-13時,為49起;第二個高峰段則是15時-16時,而這也成為一天當中的峰值,為54起;第三個高峰段是18時-19時,為49起。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