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男博士畢業后頭發掉光專家:精神壓力過大
男博士畢業后頭發全掉光
專家:精神壓力過大導致脫發
上了年紀的人脫發并不新鮮,可一些年僅二三十歲的男士也開始脫發,就不禁讓人感到奇怪。精神壓力過度是導致掉頭發的常見病因,常見如產后掉頭發、重病后掉頭發、考試后掉頭發以及一些擔負重大責任的單位負責人或商人的掉頭發。黃剛,就是因為學業課業壓力大導致的脫發。
據統計,中國男性掉頭發的發病率在20%-30%左右,即每5個中國男人中有1個易掉頭發。對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了解這一現象和原因。
案例:34歲男博士畢業后成“光頭”
今年34歲的黃剛(化名)是一所部隊院校的教員。兩年前,因為寫博士論文壓力大,他發現自己原本又黑又濃密的頭發開始逐漸變稀少了。有時,只要稍微用手撓幾下頭發,他就感覺頭發像頭皮屑一樣紛紛往下掉。黃剛的同學調侃他說:“這老婆還沒討到呢,就感覺像五六十歲了。”由于年紀也不小了,他開始一邊治療一邊相親的日子,可相親數次都沒有成功,原因就是他的頭發問題。隨后,黃剛博士畢業了,他頭頂的最后幾根稀稀落落的頭發也全部掉光了。
數據:每5個中國男人中有1個易掉頭發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黃剛跑遍了不少醫院,可是效果卻并不明顯。
于是,經人推薦,他來到某醫院中醫科進行治療,經過三四個療程之后,黃剛的頭發全部重新長了出來。
據了解,像黃剛這樣的男性不在少數。在一項調查中顯示,中國男性掉頭發的發病率在20%-30%左右,即每5個中國男人中有1個掉頭發,雄激素多容易導致雄激素性脫發。
原因:與遺傳、食物和生活習慣有關
據悉,超過三個月連續每天脫發80~100根甚至以上,就要警惕了。當發現頭頂部的頭發逐漸變稀、變軟、變少,或者出現發際線后移的征兆時,也應該多注意。
另外,南京市鼓樓醫院皮膚科包軍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從日常門診來看,不規律生活、刺激性食物過多攝入、用腦過度……這些生活習慣的改變都可能誘使雄激素分泌紊亂、頭皮血供不足,加重脫發或使其提早發生。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