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患者使用鎮痛藥會引發胃腸道疾病的風險
“對于具有中度和高度風險的患者,使用鎮痛藥物引發消化道潰瘍、出血、穿孔或梗阻等嚴重事件的概率更大。” 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栗占國教授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關節炎患者胃腸道危險因素調查”終期數據發布會上介紹。
據悉,該項目歷時5個月,從全國14個城市25家醫院共收集了四千多例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門診病例。調研數據真實全面地展現了中國關節炎患者胃腸道危險因素的現狀。
九類人群需倍加關注胃腸道安全
引起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潰瘍、出血、穿孔)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高齡(≥60歲) 、消化道潰瘍史、使用抗凝劑 、使用非選擇性NSAIDs 、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吸煙及酗酒等。調查顯示,中國關節炎患者排在前四位的危險因素分別是NSAIDs用藥史(占被調研患者的63.29%)、吸煙(40.43%)、高齡(31.14%)和使用糖皮質激素(28.26%)。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栗占國教授援引數據指出:根據此次調研,我國關節炎患者中低胃腸道風險人群(不包含以上任何一項危險因素)僅占11.55%;胃腸道中度風險人群(包含1-2項危險因素)比重最大,達53.06%;胃腸道高度風險人群(包含三個及以上危險因素)占35.39%。對于具有中度和高度風險的患者,使用非選擇性NSAIDs藥物引發消化道潰瘍、出血、穿孔或梗阻等嚴重事件的概率更大。
安全鎮痛,合理用藥
“廣大關節炎患者乃至整個疼痛人群,都應該時刻關注用藥安全,”北京協和醫院風濕科李夢濤教授強調,“患者可以對照胃腸道九大危險因素,評估自己的風險等級,如發現自己具有危險因素,請在就醫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給出更準確的用藥指導;當醫生開具NSAIDs類藥物時,應詢問醫生一小句,此藥對胃腸道是否安全?爭取醫生和患者兩個方面一起努力,實現有效、安全的抗炎鎮痛治療。”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