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肺越來越弱 尾氣粉塵和吸煙是罪魁禍首
有人說,肺是守護你的換氣森林。的確,它是唯一一個全天24小時都在與外部環境“直接互動”的臟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罷工6分鐘,就可能導致死亡。每天,它吸進呼出1萬升氣體,相當于250個標準醫用氧氣罐的量。與此同時,各種致病菌、粉塵顆粒、化學物質、病毒,也搭著呼吸的“順風車”侵入、損傷我們嬌嫩的肺。
“由于各種危險因素的攻擊,現代人的肺變得非常脆弱,發生慢阻肺的年齡也大幅提前。30歲的人,50歲的肺,在臨床上越來越多見,這值得人們關注。”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白春學說。
爬三層樓就喘得厲害
國內某論壇有個帖子,標題為“做個游戲,測試你的肺活量”。發帖者號召網友們,“一邊按住鍵盤上的‘0’,一邊憋氣,按出數量最多者,其肺活量也最強。”帖子于今年6月4日19時16分發出,到當晚21時,共得到141個回復。“0”數逾千者,寥寥無幾。《生命時報》記者試了一下,在憋氣36秒、按到893個“0”時,已經開始面紅耳赤、眼花憋悶。有人感嘆:“我是90后,有時才跑了兩三百米,就喘不過氣來,肺功能真弱啊!”網友“可兒”留言稱:“平時爬樓梯,超過3層就呼吸困難。去年體檢測肺活量,肺量計只微微顫動,醫生都驚呆了。”
深吸氣后盡力呼出的氣量,就是肺活量。這是測試肺功能的常用指標之一,能初步且快速地了解肺功能。正常成年人的肺活量約為2400—3400毫升。但越來越多的調查表明,肺活量超過正常水平下降,已成為各個年齡段的普遍趨勢。
與1985年相比,2010年中國7歲至18歲城鄉中小學生肺活量下降了11.4%,大學生下降了近10%。據2011年上海市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顯示,相比其他指標,肺活量的達標率和優良率得分都墊底。并且年級越高,肺活量越差。上海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缺少運動造成呼吸肌功能減弱,肥胖率上升,尤其是腰臀比越來越大,正在削弱學生的肺活量。
上一頁123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