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孕不育患者已超過4000萬 多集中25-30歲
中國不孕癥群體調查
“30歲前不想要,30歲后要不到”,當前不少育齡男女發出的慨嘆,折射出不孕癥帶給他們的遺憾。中國人口協會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不孕不育患者目前已超過4000萬,占育齡人口的12.5%。而20多年前,我國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率僅為3%。在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25歲至30歲的人數居多。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天津市不孕不育患者約占人群的12%~15%,比照十年前的8%上升不少。其中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比例最高,占1/3;其次是精子質量不高以及卵巢功能異常,分別占20%和16%;在就診的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患者中,80后不孕不育人群正在逐漸上升,男性占總就診人數的35%,女性占40%。
“不孕不育人口每年都在增加,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郭藝紅告訴半月談記者,該院生殖醫學中心去年接診量已突破15萬人次。
三大原因導致不孕不育
其一,不良生活習慣惹禍根。“現在的年輕人做人流過于隨意。”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劉平指出,人工流產的次數與不孕發生率成正比。
河南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張翠蓮同樣表示,當前7成女性和5成男性的不孕不育,都是由于后天不良習慣造成的惡果。“反復人工流產引起的輸卵管梗阻、子宮內膜過薄等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張翠蓮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的婚育觀念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未婚同居、晚婚晚育、離婚再婚增多等現象,致使一些女性錯過了最佳生育期。
接受張翠蓮治療的一對夫妻,年輕時反復流產十幾次,每次懷孕都覺得自己還小沒有玩夠,想等兩年再要,可是等到30歲想要孩子時卻怎么也懷不上。
張翠蓮說:“子宮就好比土地,越肥沃種子越容易生根發芽。可每次打胎,都是對子宮內膜、對生殖健康的一次嚴重傷害,不僅不易受孕,還容易流產。此外,過早及不潔性生活都易引發輸卵管和盆腔炎癥,從而導致不孕癥。”
其二,工作壓力大導致功能失調。天津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陳亞瓊介紹,過度熬夜、巨大的工作壓力是造成不孕不育率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就女性而言,因工作壓力大導致內分泌失調和多囊卵巢綜合征甚至卵巢早衰而引起的不孕在逐漸增多。”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譚麗表示,近年來男性不育增高趨勢比女性不孕還要明顯。工作壓力大干擾身體內分泌,導致精子數量下降、精子運動能力降低和精子形態異常,從而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