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糖友死于心血管病 專家說40歲以上做預防
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難兄難弟”,一般兩者同時存在。有數據表明,約七成糖尿病人最終死于心腦血管意外。糖尿病專家表示,對于“糖友”而言,至今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管病的極高危人群,所以,了解以下三個數字,希望“糖友”除嚴格控制血糖外,還要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意識。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主任醫師翁建平
75%的糖友死于心血管疾病
“臨床觀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發癥,糖尿病人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者,可占糖尿病死亡人數的75%。”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首席專家翁建平強調,“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病雖然死亡率高,但令人擔憂的是,至今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管病的極高危人群。他們離心血管病只有一步之遙,卻不知道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外,還要嚴格控制血脂、血壓等。”
糖尿病是一種糖代謝紊亂性疾病,糖尿病對心血管系統的威脅是極為嚴重的。糖尿病與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有許多相互關聯的易感基因;糖尿病病人幾乎具有所有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高血黏度、高血凝狀態、高胰島素血癥、血管內皮功能失調、低度系統性炎癥等。糖尿病不僅糖代謝異常,而且是一種糖脂病,即血糖血脂紊亂性疾病。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僅控制血糖,可以顯著降低微血管并發癥,但心肌梗死等大血管并發癥并未顯著減少,而嚴格控制血壓,方能明顯降低大血管并發癥。
糖友患心血管病是非糖友的3倍
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較為復雜,非糖尿病者也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但糖尿病病人肯定比非糖尿病者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翁建平教授介紹,我國是糖尿病大國,目前已有超過9200萬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并不可怕,其并發癥才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血栓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后環節,而糖尿病患者較一般人而言,體內會產生更多促進血小板聚集的物質(血栓素),使得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血栓事件。
據了解,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風險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5倍,約有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終發生腦血管病,并成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最大、致死率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因此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同樣需要預防心血管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心臟神經功能障礙,糖尿病性心血管病變的臨床表現可能很不典型。患者早期可以無癥狀,如1/3以上的糖尿病性心臟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時不痛,讓人想不到是心肌梗死;稍晚可出現頭暈、多汗、心悸、體位性低血壓等;部分過度活動后出現氣促、胸悶、胸痛等。
大于40歲的人群需作一級預防
最新的一項國內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75%存在血脂異常,34%存在高血壓,整體上糖尿病合并1個或1個以上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高達89.29%。按照Framingham風險評估,該類人群10年心血管風險多>10%。對于該類人群,剛剛更新的《2010ADA糖尿病指南》再次明確指出,對于10年心血管風險>10%的糖尿病患者應使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并發癥的一級預防。
糖尿病人心腦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是指對從未發生過栓塞性血栓事件的糖尿病人群,采用各種措施預防首次血栓事件的發生。白蛋白尿、有冠心病家族史、超重或者肥胖、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年齡大于40歲的人群是一級預防的高危人群。
翁建平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預防或者延緩血栓的形成,改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出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須堅持長期控制血糖。戒煙、避免主動或被動吸煙;控制體重,每天適度體育鍛煉至少30分鐘;合理飲食,每天至少吃5種以上的水果或蔬菜;降低鹽攝入量對于糖友而言,有助于降低血壓,改善血脂。(余燕紅)
相關閱讀:
>>雨雪降溫心腦血管病高發 易患人群應減少晨練
>>中國心腦血管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構成的41%
>>女人更年期之后“心”更脆弱 需謹防心血管病
>>便秘或可致命心腦血管病老人尤其要警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