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未成年性教育

勤動、少吃、多放輕松 5要點可預防糖尿病發生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糖尿病已經成為一個增長中的全球危機。2003年全球有1.89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3.24億,增長72%。每10個大連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2012年11月14日聯合國糖尿病日的口號是:“保護我們的未來”。

  今年糖尿病日大連主會場設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大連中心醫院,數百名熱愛健康的市民會聚在大連中心醫院明德堂,將座位擠得滿滿當當,過道上和走廊里也簇擁著聆聽講座的人們。會前在護士引領下,大家做了一套中等強度的健身操,內分泌科主任高政南的精彩講座將活動推向高潮。

  高主任講的“故事”讓大家著迷的同時,也讓糖尿病的發病機理變得通俗易懂;講座中生動的“圖片”讓大家在“哄堂大笑”中找到自己日常的不健康行為。高主任忠告:預防糖尿病發生的5個要點,“多懂點兒、勤動點兒、少吃點兒、放松點兒、藥用點兒”。

  森林狼的啟示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喜歡聽高政南主任講“森林狼”故事:在美國一著名森林里,狼追逐咬噬著梅花鹿,使鹿的數量減少。人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就請獵人殺光了森林里的狼。當人們一廂情愿地幻想著今后漫山遍野都是美麗的梅花鹿時,失去天敵、養尊處優、很少運動的梅花鹿,變得像豬一樣臃腫肥胖,事與愿違地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富貴病,導致英年早逝,鹿的數量比從前還要少。

  于是,人們給鹿請來了醫生,扎針、喂減肥藥,都無濟于事。只得請各路專家來會診,生物學家一針見血地指出,要從根本上醫治鹿的病,只有請“狼醫生”重回森林。于是,人們重新買了狼放進森林,生物鏈重新恢復了平衡。在狼的威懾下,鹿拼命奔跑,恢復了生機和活力,鹿的數量逐漸增加了。

  當今人類竟然和當年的鹿同樣處境,相當比例的人群步入糖尿病前期,這一高危人群有如身處岔路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全憑是否科學地堅持不懈地做糖尿病前期干預。已有不少國家嘗試了在高危人群中用生活方式干預預防糖尿病,中國大慶IGT研究證明,生活方式干預可使糖尿病發病率降低30%-50%;芬蘭的DPS研究證明,生活方式干預可降低糖尿病發病率58%;美國的DPP試驗,研究對象3200人,隨訪3年,結果表明,生活方式干預使美國人糖尿病發病率降低58%。

  這些結果不僅證明生活方式干預在全世界范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對糖尿病前期進行早期干預能使之逆轉,中等強度的干預,既有效又能為廣大人群接受并常年堅持。

  運動產生“內啡肽”令人著迷

  高政南主任展示的一組圖片令人啞然失笑:在國外一家標有FITNESS(健身房)標志的建筑門前,有一條上坡的走廊,中間是樓梯,兩側設電梯。前去鍛煉的人們全部乘電梯進健身房,而中間的樓梯空無一人。另一張照片中,一個胖子安排寵物狗在跑步機上鍛煉,而他本人卻端著可樂、手持遙控器正在看電視。人們知道胖對健康無益,但鍛煉真的需要意志和勇氣。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及其他代謝指標,還可以使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強,并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突發癥。同時,體育鍛煉還可促進腦內有益化學物質的分泌,比如“內啡肽”,這種物質可以使人心情振奮、精神愉悅。

  運動療法適用于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保證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項目應選擇適合個人特點和有興趣的項目,對于體重過重或膝關節有病變者應首選自行車、水中漫步或游泳等水中運動,避免承重運動如爬山、上下樓梯、跳繩等。對伴有輕度高血壓者,應避免頭低于心臟和爆發用力的運動。

  八分飽就是肚子不餓嘴還饞

  老祖宗智慧地把“吃、喝、嫖、賭、抽”定為“五毒”,其中“吃”被列在首位;中國民間也流傳有“少吃香,多吃傷”和“饑不暴食,渴不狂飲”等諺語,如果吃得過飽,不僅會使消化系統長期負荷過度,導致內臟器官過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過剩的熱量還會引起體內脂肪沉積,造成人體肥胖,則會產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富貴病”。

  高主任建議糖尿病高危人群應多吃低熱量、低脂肪、低蛋白、高纖維的食品;改變以往不規律的作息,尤其是頻繁的熬夜應酬、胡吃海喝。不妨參考幾點營養治療原則:每頓八分飽,下頓不饑餓,即每頓進餐量不宜過大,以到下次進餐不感到十分饑餓為度。若這中間感到饑餓,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中間適當加餐。這樣可以避免一次大量進食后血糖明顯升高,減少對病人的危害;合理控制總熱能,熱能攝入量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為宜,要求患者飲食不要過量;減少高糖和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適當多吃粗纖維類食物;易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不宜食用。

  如何做到“八分飽”?高政南主任形象地解釋,“八分飽”就是肚子不餓,嘴還饞、還想吃的程度。要有面對山珍海味不動搖的毅力,在還稍感饑餓的情況下,毅然離開飯桌。如果胡吃海喝到了撐得需要躺到沙發上平平胃的程度,就是十二分飽了。

  有人發狠說:“干脆我就吃五分飽!”這樣好不好呢?高政南主任說,“五分飽”萬萬使不得。人總處于饑餓狀態,七情六欲得不到滿足,還抓心撓肝地餓,實在忍不住了,就恨不得將整個冰箱里的東西全部吃下去。還有的人餓得難受,喜歡“偷吃”,結果越減越肥,所以減肥千萬不要挨餓。

  調查發現,男女有別在生活方式干預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女士更會從中受益,而男士極易受到誘惑。高主任提醒:吃八分飽的原則應以自身的狀況為基礎,靈活掌握。有些患者營養缺乏,腫瘤晚期出現惡液質,低蛋白血癥等營養明顯不足者,則不提倡吃八分飽。

  藥物干預讓你離糖尿病再遠一程

  “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僅一步之遙”,高主任強調,積極有效地干預措施可以使血糖恢復正常,終止病情的發展,但只是暫時解除“警報”,稍有松懈隨時復發。對于已經邁入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需要長期不懈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飲食、持之以恒的運動。如果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還不能有效降低血糖,就要考慮藥物干預。總之防治糖尿病要堅持“運動、飲食、藥物、教育和血糖監測”齊頭并進的原則。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