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眼”暗襲白領階層 白領需多補充維生素
剛剛38歲的李先生看短信時總要將手機往后挪一點才能順利讀完。要不是同事提醒,他始終認為是手機出了毛病,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是老花眼了。
據(jù)醫(yī)生介紹,老花眼醫(yī)學上稱為老視,是正常人生理性衰老過程在眼部的表現(xiàn)之一。年輕時,晶狀體柔軟富有彈性,可以隨時變厚變薄,看近看遠都有很好的調適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漸漸硬化,調適能力降低,看近處時無法準確地將成像聚焦于視網(wǎng)膜上,就會有“霧里看花”的模糊感覺。
醫(yī)生說,老花眼的發(fā)生年齡通常在45歲左右,但近年來不到40歲就眼花的人越來越多,有人稱之為“少花眼”,絕大多數(shù)是白領階層。他們或長期從事文字工作,或經常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加上睡眠不足,眼睛得不到足夠的休息,致使眼睛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加速了晶狀體老化進程,從而使老花眼提前“報到”。她建議,長期過度用眼的白領人群應常到醫(yī)院檢查視覺功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變不良用眼習慣或接受訓練。
同時,要重視近距離科學用眼,保證眼睛看近時舒適。首先是閱讀寫作時避免很亮的紙張,電腦顯示屏亮度不可太高。其次用眼20分鐘必須頻繁眨眼,40分鐘必須極目遠眺并休息10分鐘。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要增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A攝入,并保證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經常做眼睛保健操。
相關閱讀:
>>八成城市青年白領睡眠差 不“性福”、壓力大
>>超半數(shù)白領自認亞健康 四類人需防“過勞死”
>>運動和消化系統(tǒng)問題是最困擾白領兩大健康問題
>>超九成白領患“下班沉默癥” 下班沒話說成常態(tài)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