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幼兒園拒絕提供喂藥服務 家長犯難
近日,蘭州、西安等地幼兒園違規給幼兒喂藥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記者昨日從本市部分幼兒園了解到,已經有幼兒園加強了對家長帶藥的管理,除需要家長親自書寫《委托吃藥通知單》外,通州巴克寓所幼兒園、朝陽福怡苑幼兒園、門頭溝城子幼兒園等出臺新規,要求家長讓幼兒園代喂處方藥,必須出示處方或者醫囑,否則一律不可帶入園內,21世紀實驗幼兒園等一些幼兒園甚至婉拒家長帶藥入園。
代喂處方藥必須帶處方或醫囑
采訪樣本:
通州巴克寓所幼兒園
朝陽福怡苑幼兒園
門頭溝城子幼兒園
昨天上午,記者在通州巴克寓所幼兒園看到,每位家長都收到了一張紅紙通知單,上面寫著:“接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即日起需在園內服用處方類藥物的幼兒,必須持有正規醫院開具的處方,方可把藥物帶入園內,由家長填寫‘委托吃藥通知單’并簽字,交到保健醫手里,查看無誤后再離園。”
記者了解到,此前幼兒園在代喂藥時,一般只需要家長親自書寫《委托吃藥通知單》即可,對于是否為處方藥并沒有明確規定,而在外省市“喂藥門”出現后,本市部分幼兒園開始收緊政策,朝陽福怡苑幼兒園、門頭溝城子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處方藥的代喂,要求家長必須攜帶醫囑或者處方,否則一律不準入園。
處方藥、中藥一律不幫喂
采訪樣本:
21世紀實驗幼兒園
凱兒寶寶幼兒園
金色搖籃東區國際園
昨天,21世紀實驗幼兒園也向家長們下發了“喂藥”通知單。據一位家長介紹,該通知單規定今后幼兒園只負責幫喂中午一頓藥,早晚兩頓藥需要家長自己在家中喂好,幼兒園一概不負責。此外,幼兒園還明確規定幼兒園只幫喂有OTC(非處方)標識的藥品,處方藥和中藥、保健品一律不給喂,如實在有需求,家長需要親自過去喂藥。
對非處方藥品的幫喂,幼兒園要求家長必須把完整的藥盒帶到幼兒園保健室登記,保健室需確認藥品是否為非處方藥,再由家長簽署喂藥單子。“以前只要簽喂藥單,什么藥都可以幫喂,現在只能幫喂非處方藥,而且光拿著一板藥片過去還不行,必須拿整個藥盒過去。”
幼兒園不幫喂處方藥這樣的規定,在凱兒寶寶幼兒園、金色搖籃東區國際園同樣如此。據該園的一位家長透露,近日她在家長會上接到幼兒園關于“喂藥”的管理通知,規定凡是抗生素、退燒藥和咳嗽藥,幼兒園一律不負責幫喂藥。一旦孩子有這方面的需求,幼兒園建議孩子回家休息。
家長或兩名班級老師喂藥前須簽字
采訪樣本:
豐臺三幼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
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
門頭溝城子幼兒園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幼兒園
“幼兒園代喂藥的管理,一直都比較嚴,像在我們幼兒園,保健室里面根本不允許有口服藥,只能有少量的外傷藥,如果孩子磕碰后,可以進行簡單處理。”豐臺三幼保健醫生田老師告訴記者,盡管保健醫都具有保健醫師資格,但是保健室內不準備任何口服藥品,即使孩子有任何不舒服,也會直接通知家長,由家長帶領孩子去醫院就醫。保健室內準備的只有一些擦傷和消毒的外傷藥。
考慮到家長帶藥的需求,田老師說,保健室還專門設立了一個醫藥箱負責保管家長代喂藥。一般家長讓幼兒園的代喂藥都是一些非處方藥,比如小兒止咳糖漿、小兒感冒清熱顆粒等,但由于基本都是口服藥,又涉及到孩子的用藥安全,因此豐臺三幼要求,喂藥之前,必須由兩位班級老師確認并簽字,同時在保健醫的指導下,進行喂藥。
對于代喂藥的過程,北京市第一幼兒園、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門頭溝城子幼兒園、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幼兒園等都表示,一旦家長需要幼兒園幫喂藥,簽署“喂藥單子”是必定的程序,即家長在委托幼兒園喂藥前,都需在早上入園時先簽喂藥單子,寫明孩子的名字、癥狀、藥名、服用劑量、服用時間。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園長馮惠燕表示,在家長寫明具體喂藥情況之后,還必須簽字進行確認,再一次核對用藥信息,保證不會發生錯誤。棉花胡同幼兒園副園長謝鷗表示,幼兒園對于“喂藥環節”也有嚴格規范,喂藥的藥袋子幼兒園需要保留三天,而且在喂前和喂后幼兒園都要具體記錄。
現場
幼兒園拒收藥難住沒處方家長
昨天早上8點,在通州區巴克寓所幼兒園大門口,劉萌萌(化名)小朋友已經高興地跟著老師走進教室,她的奶奶卻在門口犯了難。“給孩子吃個藥還要處方?那……我得回家打電話問她媽媽要去。”說完拿著本來想交給老師的藥,轉身往家趕。
原來,劉萌萌因為感冒發燒病休了一周,昨天初愈的她又來幼兒園了。她的奶奶照老規矩,把孫女要吃的藥交給幼兒園的保健醫生,還把服藥方法寫在了一張小紙條上,沒想到幾天沒來,幼兒園已經出了新規矩——保健醫生指著貼在大門上的一張紅紙說:“奶奶,萌萌的藥里有抗生素,您得拿醫生處方來,否則我們不能收,也不敢給孩子吃——這是上面的規定。”
記者看到,紅紙通知上寫著:“接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即日起需在園內服用處方類藥物的幼兒,必須持有正規醫院開具的處方,方可把藥物帶入園內,由家長填寫‘委托吃藥通知單’并簽字,交到保健醫手里,查看無誤后再離園。”
眼下正值初春換季,幼兒生病服藥的不少。記者在巴克寓所幼兒園門口看到,早上送孩子的半個小時時間里,先后有十多名家長把孩子要吃的藥交給保健醫生,但其中兩人因為沒帶醫生處方,被保健醫生拒絕了。即使不是處方藥,也要填寫一張園方打印好的“委托吃藥通知單”。上面不僅要填寫孩子姓名、藥名、藥的生產廠家、服藥次數和時間(飯前還是飯后)以及服藥劑量,還要寫上當天日期,并由家長和老師都簽上名字。記者注意到,每次保健醫生收到藥和通知單,都拉著趕去上班的家長不放,要確定藥盒和通知單上填寫的內容準確一致后,才讓家長走。
對于一些幼兒園拒收處方藥的家長,難題就產生了。“我們的孩子就是已經在康復階段,但只要不停藥,就必須還要在家休息,家長的負擔太重了。”一些家長抱怨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