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達90% 尚無特效治療措施
埃博拉出血熱尚無特效治療措施
一旦被感染患者應接受隔離治療
埃博拉病毒如今在西非三國肆虐,致死700多人,引發國際密切關注。這種病毒究竟緣何傳播,患者癥狀如何,怎樣預防?
埃博拉是何種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發現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這種病毒除傳染人類外,也可在靈長類動物間傳播。
1976年,比利時科學家彼得·皮奧特和同事首次發現這種病毒,并用疫情發生地剛果(金)的埃博拉河給它命名。埃博拉病毒共有5個亞型,1976年發現的首種亞型最為致命。世界衛生組織說,初步調查顯示,幾內亞本輪疫情的罪魁禍首就是這種亞型。
發病后的癥狀如何?致死率是多少?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可達90%。無國界醫生組織證實,由于有醫療人員的介入,本輪疫情的致死率為55%。
埃博拉病毒的潛伏期是2至21天。早期癥狀為發燒、身體虛弱、肌肉疼痛、頭疼和嗓子疼。無國界醫生說,還有感染者會出現皮疹、紅眼、呃逆、胸痛、呼吸和吞咽困難等癥狀。
世衛組織警告,上述早期癥狀往往被人誤解為瘧疾、傷寒、腦膜炎或瘟疫。
隨著時間推移,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會出現嘔吐、腹瀉、腎功能和肝功能損傷,甚至體內外出血等癥狀。
如何治療、預防?
按照2008年7月國家衛計委曾發布的埃博拉出血熱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顯示,埃博拉出血熱無特效治療措施,主要以對癥和支持治療,注意水、電解質平衡,預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繼發感染,治療腎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發癥。一旦發現被感染,患者就應該接受隔離并由穿著防護服的醫療人員照料。治療辦法包括輸液、保持患者氧氣、血壓穩定等。部分患者會在一段時間的醫療照料后康復。目前還沒有預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一些疫苗正在實驗中,尚未推向臨床使用。
埃博拉病毒如何傳播?
世衛組織認為,非洲的果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它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動物。如果接觸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體液,就有可能感染病毒。如果讓傷口處接觸到被患者弄臟的衣服、床單或用過的針頭同樣可能感染病毒。即便男性患者康復了,在康復后的7周內,他也可能經由性行為把病毒傳給伴侶。
由于直接接觸患者,醫療人員受感染的幾率更大。他們應穿著防護服、戴手套和面具治療患者,以防患者體液濺到醫生的鼻子、嘴和眼睛上。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